我所理解的“拖延症”,就是把一些事情拖着不去做,也不是不做,反正不是当下立马做。
拖延症是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在把事情“拖着不做”的过程中,你的大脑会不自觉地想到那件你该做却还没做的事情,这样让你既无法专心做其他事,还会产生很严重的内耗。
能量在这种情况下被消耗掉且无产出,很可惜。
下面的5个方法,希望能帮你克服拖延症,哪怕是稍有缓解,也值得。
一、列周/日目标
对很多人来说年度目标、月度目标可能很空泛。尤其是年度目标,新年信誓旦旦定下的“宏大”的目标,也许到年末的时候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而列周/日目标,相对更具体且不易遗忘。
周目标让我们专注大的规划,对一个周有个整体的把握;
日目标服务于周目标,因为被分成了7天来做,所以能让我们每天的压力小很多。
二、分析目标
周目标和日目标确定好后,我们再来对目标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
1.进行优先排序。
目标虽然多,但是重要性并不是一样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找出来,排在首位,每天第一件事先去做这件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我们列了目标,做了规划,但因为生活总有不确定性,所以100%完成所有事的概率很小。但是如果最重要的事完成了,其他的就算没有做完,对大局影响也并不大,对我们情绪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2.串联、并联思维
借用物理学中“串联、并联”的概念类比到我们的目标上。
如果两件事之间是一先一后的“串联”关系,改变一下做事的顺序也许就能提高效率。比如给要做的事进行优先排序,先做重要的,再做次要的......
如果两件事可以“并联”一起做,那么效率自然会提高。当然这两件事之间最好有一件是机械性的,不需要大脑思考的。比如可以一边在走步机上走路,一边音频课,身体运动的同时,还不影响大脑的思考。
三、分解任务
如果无从下手,就会导致拖延。而一个大任务肯定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一个个子任务就是立马可以着手做的。
比如我的目标是写一篇文章,这会让我有点畏难,不知如何下手。而如果把这件事分解成几个小任务,选题、找材料、列框架......这样就会让我的畏难情绪大大减轻,并且可以立马有所行动。
四、限定时间
就是因为把事情拖着不做,或者用了很长原本没必要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才导致了我们的拖延。所以时间的把握很重要。
做一件事,先大概估算完成这件事所需要的时间,以此为参考,给自己设定一个截止时间。一旦有了截止时间,我们就会有紧迫感,能大大刺激我们的做事速度。
五、日程校对
当我们完成了日目标或者周目标,就大功告成了,并以此来激励自己。有了这种信任,我们就能避免过度工作,也不会养成懒惰的坏习惯。不要随意加任务,这会破坏信任。
如果所谓的“进步”,只不过是“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话,那么什么样的进步没有方法论呢?
只要你愿意,你总是有办法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拖延,甚至彻底摆脱拖延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