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水润读书笔札丨第十一篇(孟子篇上)

水润读书笔札丨第十一篇(孟子篇上)

作者: 花香小札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10:40 被阅读7次

    在一边写孔子思想简序时,一边回想所看的精髓,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好。也把孟子思想的简序如此记下。

    一、人性向善

    1.孟子在众人争议人性本善、本恶的问题上,智慧地提出人的本性是向善的。只要给予善的机会,且存养扩充,人所呈现的就是良善的一面。否则,旦旦而伐之,久而久之心灵也会麻木。如同一座山,草木茂盛和光秃都是山的现象,山的本性是"能够",而不在于它是什么。"能够"是一种潜能、趋势与力量。人也是如此,人性是一种趋向,一种对自我的要求,且此种要求由内而发,不是外界给予的。由此,想到沈从文先生在那般腐朽恶劣的军旅环境中仍能坚持自我,过后仍能写出清新自然的文字,真得需要靠内心的修持,维护好自我的本真,勿陷入歧途。现今世界纷繁复杂,需坚守自己的本心,才不会被社会不良的风气影响,去吸收社会正气美好的一面,扩充向善的能量。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有善心与恒心,有积极向上的朝气与乐观的心态,经过不断努力,让自己越来越好。

    3.心之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

    恻隐、怜悯心是仁德的开端。羞耻心是义行守信的开端。谦让心是守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明智的开端。四种开端如果发展扩大,可形成仁、义、礼、智四种善。真正为人应具备这四种善。

    4.人禽之辨。人虽有动物的属性,却有一世一世承脉礼、义、仁、智心之四端的人心。此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自我,就必须维护好自心,扩展心之四端,努力修身,有人之素养,否则便与动物无异。

    孔孟之道乃儒家的精髓。孔子真诚,孟子向善。人之初,性向善较合理。刚出生的婴儿思想如一张白纸,无任何善恶与是非观念,有的是善的倾向,只有在日后的环境中,由善的启导而延伸心之四端。如在恶劣的环境下挫折其善,则良善会消磨,人心的呈现就不尽人意了。因此,是善是恶生存的环境很重要。

    5.三种快乐。家人安康,这是第一种快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光明磊落,问心无愧,这是第二种快乐。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自我人生价值的体现,这是第三种快乐。第二种快乐完全操控于自己,当我们反省内心,发现自己诚恳,那是一种很安心的快乐。

    二、人格之美

    1.修养六境。儒家的美学思想,一是人文之美,二是人格之美。

    人文修养所表现的美是人文之美,这种修养不仅仅是读书、求知,也包括诗教和乐教。在现今包括对音乐、绘画、电影、戏剧、小说等各种艺术的爱好和欣赏能力。对文学、对艺术、对音乐及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感触与吸纳,形成美的综合气质。

    人格之美,则需从自身内在要求自己向善向美,从而达成人格之美。这种境界表现出的就是善、信、美、大、圣、神人格六境。值得喜爱的行为,叫做善;自己确实做到善,叫做信;完完全全做到善,叫做美;完完全全做到善,且发出光辉照耀他人的行为叫作大;发出光辉,且产生感化群众力量的叫作圣。圣到人们无法理解的程度叫作神。

    一个人因理性产生智慧,又有德行和良好的修养,这个人出现时可以发出光辉照耀别人,是谓大人者。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在了解所有事物变化的道理后依然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人产生一种力量感化群众向美向善。整个时代、整个人群都改变了,都可以行善避恶,这就是圣人的功绩。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人生有很多境界,但无需划分境界,境界是无法限制的,内心所达到的层次无法想象与窥视,众多宗教都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人的理性可以了解的。

    2.浩然之气。一种气和义行与正道配合,跟天地的各种力量相结合,一点一滴积累为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一部分是天生气脉秉承,一部分为后天养成。

    培养此浩然之气,有三个条件:第一、需真诚、正直;第二、有仁义。义者,宜也,说话做事正当合理;第三、遵道。道为宇宙万物的规律。一个人如果做任何事都能真诚而正直,所做之事都正当合理,所走之路为光明大道,那就在培养浩然之气。这种内外合一、身心一致的作为,久而久之使人感受到整体生命之力,充盈着全身心。

    3.三种勇敢。第一种是外发的勇敢。向外发散,外力的勇猛。

    第二种勇敢是内敛的,内心建设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实现,有此种信念支撑一切艰难险阻。

    第三种是以道义为依托,如理直,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也是正气浩然的表现。虽千万人说辞,自己站在道义一边,也不可畏惧,勇往直前。

    4.四种圣人。孟子曾经提过,三种圣人,第一位是伯夷,非常清高;第二位是伊尹,非常负责任;第三位是柳下惠,非常随和。孔子是第四种,是集圣人的大成者。孔子行事恰到好处,符合时宜有智慧地行事。

    每个人虽不能具有圣人那般的胸怀与智慧。但一个人如果不想虚度一生,想过得充实圆满,不断向上提升,感受生命真正的意义,至少要注意两方面,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阅读,增加自己的学识与技能;二、要培养德行,懂得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

    备注: 此篇写于六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润读书笔札丨第十一篇(孟子篇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dl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