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是时间不够,让时间走慢一点,这样能让一位母亲既能够感受孩子对其深深的依赖,又可以驰骋事业疆场,发挥自己的柔性力量,去厮杀、去展现作为妈妈来说为了后代的未来拼搏。
当一个小小的孩子走在外面累了,无助的喊:抱抱,他/她知道只要合理的表达就可以获得父母的回应,父母忙得不可开交或者出于自己情绪非常混乱的时候,你该如何面对这份期待呢?
就如成人的世界缺少这份心的联系和关照,就会很快枯竭一样,成人的联系不一定非得表述的孩子一摸一样,成人之间的滋养可以是被理解、被需要、传递你的价值与诉说,因为成熟的心智让你控制表达的方式,虽然我们在需要对方的时候不再说:抱抱,我爱妈妈,亲亲妈妈,我生气了…但是这种类似的亲情、友情、爱情的社交需要是存在的,彼此之间交流这些东西,才是互相滋养,而不是:你咋啦、是不是看我不顺眼、你不了解我、怎么老这样…
多么遗憾的对话,这代表至少其中一方不那么敢于面对自己的需要,不太想正面的表达需要,因为会很“危险”,看自己高兴与否了,有时候刻意表露自己需要对方或示弱,是内在真的饱满和被某些东西滋养了,才会这样表现,而真正需要对方帮助和滋养的时候,很多人选择躲起来,自己消化、自己要强、不与外界沟通,因为怕被嫌弃。
这背后是什么逻辑呢?强者逻辑,强人就一定不能梳理自己的需要给亲密关系、近一点的朋友?尤其是自己害怕失去的那个人?不能吗?为什么?
弱者就一定要挨打吗?这里说的弱者指的是在物质世界不能称王称霸,不能彰显期利益最大化的能力,而是喜欢在生活中找寻价值,不那么光鲜亮丽的人是弱者。就是不能被依靠,只是相对来说物质上依赖别人的人,或者赚钱能力非常弱的。
那么这是真正的弱者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立足于社会同时过的幸福,立足于社会就是生存能力、过的幸福是内在能力,这像鱼和熊掌一样,不是不能兼得,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循环往复获得,平均看起来可以兼得,而难得在于可以同一时间获得这两种东西,而我们之前提到获得幸福是复杂系统,不是说你想得就能得到。而生存能力缺比较好衡量,这也就是我们常以此论断谁是强者谁是弱者的方便性,因为判断谁真的幸福没有那么容易。
这样看在家带孩子支撑家庭的女性是弱者吗?退休的父母是弱者吗?待长大的孩童是弱者吗?他/她们看起来都没有那么强的生存能力。应该被判为弱者吧,那以这个逻辑去说,他们没有价值吗?显而易见是有巨大价值的,强弱者的思维逻辑看起来就是线形思维模式,只要生存能力强就是越来越强的强者,大家敬仰爱戴的对象,而反之就是弱者,遭人嫌弃?这个思维模式太可怕,照这样看,世界上只有在职的中壮年了,其他都不存在,这还叫世界吗?恐怕是你争我夺的悲惨世界。
如上结论就是弱者只是线性思维的产物,我们完全可以抛弃这个概念,但是确实有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这样看自己和看他人呢,比如说我一开始提到的,我是强者不应该示弱,你是弱者你展示依赖就可以获得我的庇护,这个互相依存的关系,我看中国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家庭,还常见的很呢,怎么算是抛却强弱的线形逻辑了呢?
唯一一个途径,活得真实一点,只是以我是一个七情六欲在成长的人去活,在角色说角色的话,不在角色活得像个人一样。而不是活得是一个光鲜的躯壳,这个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可能最大的好处也就是在你会离幸福近一点吧!我最大的心愿是让我的孩子认识到、理解透彻、践行这一点到生活、工作、感情的方方面面,并且带给人真实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