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三个阶段的意义:4~5岁--主动与内疚

第三个阶段的意义:4~5岁--主动与内疚

作者: 悠导 | 来源:发表于2016-04-15 10:19 被阅读0次

埃里克森提出,一个人从生到死,共经历8个心智成长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中会感到乏力出现困扰。最初的五个阶段在21岁前形成。

第三个阶段:4~5岁--主动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个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常常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的尝试而处罚他,他回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者秘密地进行。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害怕犯错;
*感到无助及内疚;
*只懂得安慰别人;
*回避风险;
*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当我看到埃里克森列出的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时,一条条过,一条条又在心中停留,我何尝不是啊,每一条有的100%有的百分之好几十都靠边呀。顿时觉得那个小小的女孩啊,心里积攒了多少情绪和感受没有表达啊,好好抱抱,再抱抱,抱多久都不长,抱多久都可以。

我看着这个小女孩在慢慢长大,学着表达、学着说出内心害怕的事情、学着对他人说不、学着有界限……
当女孩渐渐长大成为成年人了,会有力量会有能力会有信心,去支持自己的孩子,接纳自己的孩子,满足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有福了。

踏出践行的脚步,不用自责,带着觉察,带着接纳,带着爱看到自己……
当自己有所不同,身边的一切都会不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个阶段的意义:4~5岁--主动与内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hn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