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唯美·古诗词中国经典古诗词散文
走近宋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走近宋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3-03-30 21:44 被阅读0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注释: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写作背景: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罢官后退居江西上饶带湖,在此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时词人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所作。

赏析:

上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皎洁的月光洒向林间,夜已深,清凉的晚风轻拂,时时传来蝉的叫声。首次句点明时间,暗合标题,所描绘之景有明月、惊鹊、清风、鸣蝉,景物清新自然,极富田园气息,“惊”、“鸣”二字极传神,明月出,鹊惊而飞,树枝动,风清蝉鸣,景物之间互有联系,同时也反衬出夏夜的清幽之美。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飘香,蛙声阵阵,预示着又将是一个丰收年。词人从空中之景转而田野,充分调动起嗅觉、听觉,由稻花香而想到丰收,因丰收而心生喜悦,体现出词人关心农民疾苦,心系民众的爱民情怀。词人在此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阵阵蛙声,在说着什么呢,想来定是谈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之年。词人将内心的喜悦,通过这一“说”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空,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零星的小雨洒落。此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天上人间,在此合而为一,星星几个、微雨几点,营造出一个恬静、清幽的世界,令人神往。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旧时的小茅屋,在土地庙的树林边,道路转过溪桥,它忽然就出现了。结句承前所述景物,因作者沉醉于天外美景,陶醉于稻花香里,只抬头望天空,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竟不知已走近旧时的茅店,不觉间转过溪桥时,忽然相见,内心的欢喜通过这“忽见”二字体现了出来。

此词语言清新,构思巧妙,以平常的景物描写,充分调动起视觉、听觉、嗅觉,构建起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世界,抒发了内心的喜悦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每日一诗[2018-11-16]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扩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

  • 西江月下,清风徐来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他的作品中别有风格的一首,非常值得欣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宋词背诵中……

    小姐姐的宋词背诵中…… 今日背诵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得好好的,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哭了:“我不背了,我再...

  • 为你译诗(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walk along theyellow sand path)--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m...

  • 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宋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 明月别枝惊鹊

    “明月别枝惊鹊”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一句词。原词是这样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 每日一诗41——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鉴赏8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 听取蛙声一片(行书)

    读经典,书经典。 行书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宋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iv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