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21:29 被阅读7次

            [周]老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朴」、「婴儿」、「雌」等可以说是老子哲学思想上的重要概念。在十五章里有「敦兮其若朴」;十九章「见素抱朴」;本章的「复归于朴」以及三十七章和五十七章都提到「朴」这一概念。

这些地方所提到的「朴」的字,一般可以解释为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正等意,是老子对他关于社会理想及个人素质的最一般的表述。

在十章里有「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二十章有「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本章里有「复归于婴儿」以及后面的章节中也有提及「婴儿」这个概念的地方。「婴儿」,其实也是「朴」这个概念的形象解说,只有婴儿才不被世俗的功利宠辱所困扰,好像未知啼笑一般,无私无欲,淳朴无邪。

老子明确反对用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的规范约束人,塑造人,反对用这些说教扭曲人的本性,这就涉及到老子所说的「复归」这个概念,即不要按照圣贤所制定的清规戒律去束缚人们,而应当让人们返回到自然素朴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在本章里,老子还主张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保身处世,并要求「圣人」也应以此作为治国安民的原则。

守雌守辱、为谷为溪的思想,自然不能理解为退缩或者逃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不仅守雌,而且知雄,这实在是告诫人们要居于最恰切、最妥当的地位,面对社会纷乱争斗的场面。

陈鼓应说,「守雌」含有持静、处后、守柔的意思,同时也含有内收、凝敛、含藏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常德不离成大器

    走马观花道德经(28) 道德经第二十八景——常德之门 第二十八章 了悟实相 返璞归真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 初识《老子》第28章

    第二十八章八十五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三十)大制不割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解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 专注

    日精进第54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二十八条,《卓有...

  • 绝学无忧:学习《道德经》心得(21)

    文/若冰 (《道德经》第二十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八章、第十九章里,阐述了他的社会观,阐述了社会病态的现象产...

  • 对《道德经》中“不争”的理解

    读《道德经》,发现老子很是强调“不争”。“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七次(第三章、第八章、第二十二...

  • 当心中奔腾一万只草泥马时

    1、乔布斯: “ stay foolish” 2、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 知其雄,守其雌 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

  • 简单不简单 DAY 252

    成长篇 第三节 话说道德经(三十) 大家好,欢迎来到简单不简单,每日生活分享。关于《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内容,我们...

  • 每日学习分享

    5-90/Day61/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3.17/个人成长篇】《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一】...

  • 【经典品读】知其雄,守其雌

    【经典原文】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选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经典大意】 老子说:(一个有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md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