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冰
(《道德经》第二十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八章、第十九章里,阐述了他的社会观,阐述了社会病态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案。
而第二十章似乎与以前的内容没有什么关联,似乎是他自己的内心独白。
另外,在读原文时还发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有的读本本章的开头第一句是“绝学无忧”,而很多版本却没有这一句。
再有就是其中有一句话“沌沌兮”,有的版本这句话在“如婴儿之未孩”之前,有的版本则在“我愚人之心也哉。”之后。
我想出现这些不同版本的原因,应该是由于《道德经》流传年代已久,在流传的过程中或许出现记录的偏差都很正常,那我们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甄别对待 。
下面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认为根据上下文联系,认为比较合理的原文。
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吾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直译:
摈弃智慧、仁义等浮于表面的东西,这样才能避免心生忧患。顺从与违逆,相差有多少?善良与丑恶,相差有多少?众人所畏惧的,我们也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
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像参加盛大宴会,像春游登上高台;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啊,好像还没有归宿之地。
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
世人都明白,唯独我愚钝;世人都精明,唯独我敦厚。飘荡,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
众人都有所作为,而我却愚顽鄙陋。我独自与众不同,只是特别看重养育万物的母亲。
理解与感悟:
说实在的理解本文很吃了,通过认真阅读原文,并查找很多资料,看了好几个版本的译文之后,勉强理解本文的意思,感觉本文似是老子以及像老子一样的得“道”的人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得道者的那种心灵孤独,有点儿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而里面更是蕴含着一个大道理:大智若愚。
(另,有的版本把“绝学无忧”,解释为“最好的学问让人没有忧虑”,我认为不妥,根据第十九章里“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解释,我认为这里的“绝”字是动词“摈弃”“丢弃”的意思,而不是形容词“绝妙”的意思。)
—1—
老子用“绝学无忧”作为开篇,告诫人们只有摒弃那些看似聪明的智慧、大度的仁义和浮于表面的文化,才能避免心生忧患,才能避免给自己带来祸端。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答案在前几章已近说了,因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这也算是对上面两章观点的一个总结吧,然后将自己(得“道”者)的心态与世俗之人的心态做了众多对比,揭露了世俗之人追求物欲的贪恋心态,并夸张地比喻了自己的心态 。当然,文中的“我”,指老子本人,但又不单单指老子一个人,而是指所有得“道”的人。
之后的两个反问句,这是老子对人类文化评判体系的追问,成败功过、喜怒生死等,这个世界的一切对立矛盾都是同一个根基衍化出来的。所以老子说:“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是非、善恶、美丑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标准。
普通人苦苦追求的美好,因为标准各种各样,所以老子以为不值一提,因为你所希望的美好,只是你或以你为代表的人看法而已,是暂时的,最终符合规律的变化,符合大道的美好才会长久传承下去。
—2—
大智若愚的人最幸福。
大智若愚就是心怀大智,但将大智藏伏起来,不对外显露。所以在外人看来,好像是很笨很笨的,但这有一点很重要,这个看似很笨很笨,是原本的显现,而不是装出来的,因为他原来就是这样低调的样子。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是唯恐别人认为他不聪明,唯恐别人认为他“愚”,所以处处显露自己的“才华” ,处处弄巧卖乖。
还有一些人总想显示自己比别人富有,总是名牌加身,开豪车,住豪宅,出入高级消费场所,这样的有才智、有知识、有财富的人一定就是幸福快乐的吗?其实未必。
有道者从不锋芒外露,他们总是潜移默化地帮助别人、点亮别人,成就别人,却从不居功,这样大家彼此舒服,享受那种“功成事遂,我自然”的惬意。
对本文的理解实在感觉困难,心里似乎明白,但是语言又表达不出,后来在百度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段话,这段话很能表达我对本章内容的理解,故而引用过来,作为这篇的结束:(下面引用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老子说“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也就是说,凡人都喜欢崭露头角,我则让别人开开心心;然后,自己去静静地做一些无我的本分之事,即使是我出谋划策,做成了事,也会让别人觉得那是他人的功劳 ,这是大智若愚的有道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以说,大智若愚是最大的智慧,是快乐的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