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后的头几天,生活风平浪静,感觉没有需要跟别人沟通运用先跟后带的机会。儿子课上睡觉被老师撵回家,头疼的问题来了,需要沟通技巧时,心里一团乱麻,又不知道怎样沟通了。有意识的试了几次,都因为急着发泄情绪,跟都忘了跟,更不用说带了,毫无方向,一次次把天聊死了。
听了姜燕在群里跟老师的分享之后,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并用老师本节课讲的去除焦虑的方法,追根究底的一层层问自己:儿子不好好学习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的最大后果是什么,将来的工作可能不会太体面,日子过得可能要辛苦一些,如果这是这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他自己也能承担,生活就这样继续着。我焦虑与否能改变什么呢。想到这心情平静了不少。
然后再找机会跟他谈他所面对的问题。
第一次沟通,“老师说你不做题。”
“我不是不做而是做的慢。”
“你觉得影响你做的慢的原因有哪些?”
儿子认真想了想说:“基础知识把握的不好。”
“再有呢?”
“做题的时候想着简单的步骤就不列了,跳达着写,结果做着做着就错了。”
“还有吗?”我问。
“这个题没做完就想看下一个题。”
“你看,做事善始善终很重要吧。”我说。
儿子:“嗯。”
第二次沟通。我下班回来,儿子在他房间里做作业。一会儿出来跟我说,他想用我手机查一下一个公式。查完了我问他:“查的啥?”“向量公式。”“这个公式能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数学和物理中都会用到啊。”“你在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想起来用它?”“我自己想了一种方法和答案的方法不一样。”“哪个方法更好?”“我还没试自己的方法。”“那还等什么呢,还不去验证一下。”
儿子去做了,一会儿出来跟我说,他的方法在计算上比较麻烦。“你看只有想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去做才知道。”我适时的说。
今天跟一个淘宝店的客户沟通时,他预订的火龙果到时间,我还没有发货。他已经不止一次催货了。我也急,但果园的果子不熟,真无货可发。于是我说:“很抱歉,让您久等了,很着急吧,我和您一样着急。”“但果园的果子不熟,真不是人能控制的,我给您发不熟的果子会影响口感的。这个品种的火龙果已经涨价了,您可以网搜一下,大多都在预售,要不您再耐心等等,最多是白浪费了您的心思。”我在委婉的告诉他,他可以退款的,最大的损失是白浪费了心思等。他犹豫了一会儿,“那就再等等吧。”
但愿自己能多去察觉,与人沟通的时候,能熟练的运用先跟后带。不是生涩的套用,而是运用自如,最好能熟练的自己都无法察觉已经用了先跟后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