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新冠病毒,为何致死,我们做个迷你肺来解释

新冠病毒,为何致死,我们做个迷你肺来解释

作者: 20e56fd7ee3e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16:34 被阅读0次

究竟小小的新冠病毒,为何竟能致人于死地?

这个答案,最近由科学家们进行了实验,并给出了一些科学解释。

让我们以科学家的视角看如何去做这件事情。

迷你肺的构建

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迷你肺,更准确地说是类器官组织。

类器官组织是由人体干细胞分化增殖产生的微型生物组织,由于组织里的细胞属性与真实人体组织细胞一致,只在形态以及功能上会有一点细微差异。这些组织具备了与真实组织(心肝脾肺肾等)相近的功能。

因此,可以用来代替人体进行医学实验。要知道,我们可以用小白鼠之类的进行类似的实验,但物种不同,实验的效果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因此,类器官组织在应用与医学及生物学实践方面的一大进步。

本次我们针对的是新冠病毒,自然以肺部细胞为主,因此,构建出迷你肺这一类器官组织。

下图就是迷你肺的结构形态

迷你器官的应用

类器官首次应用于病毒研究是在寨卡病毒暴发期间,研究人员用寨卡病毒感染实验室的微型大脑,发现寨卡病毒更易感染年轻和发育中的神经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种蚊子传播的病毒,能在一些巴西新生儿中引起小头畸形这种出生缺陷。

类器官还有助于对研究人员所知甚少的动物病毒进行研究,因为事实证明,这些病毒很难在实验室环境中生长。今年 5 月,香港的科学家在实验室培育了马蹄蝠小肠,而马蹄蝠被视为新冠病毒暴发的根源,其身上携带着成千上万种鲜为人知的病毒。

波士顿的这项研究使用了在多个地区实验室中创建的肺组织,其中包括一些与肺泡部分匹配的组织,肺泡是肺中用于交换氧气的蓬松气囊,研究发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肺泡会不堪重负。

两个关键问题

针对肺部感染新冠病毒,以及病毒发展

我们需要解释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哪些细胞使病毒进入体内?

第二,什么是病毒破坏性作用产生的关键?

针对第一个问题,为了观察哪种细胞最容易受到感染,研究者利用人类气道细胞薄片来形成在液体和气体之间生长的层。他们确定,纤毛细胞(其表面绒毛如同海葵上的叶子一样挥动着,使痰液顺着气道向上和向外移动)具有高水平的 ACE-2,这是病毒所依赖的人类细胞受体。他们发现,鼻子是病毒最有可能进入的地方。

这就解释了,病毒感染人体的最直接途径,看似结果基本属于常识,但是我们需要明白其侵入人体的机制,针对性预防。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一信息想出抵御病毒的办法。YouTube 上的一个视频建议建造一个类似于回形针结构的抗病毒鼻子。如果病毒正在侵犯我们的鼻子,那么这个想法并不疯狂。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了解哪些细胞以何种形式被感染,那我们就可以找到阻止病毒进入或是削弱病毒危害的策略。

所以在我们依旧毫无对策的情况下,第一要务,戴好口罩,保持距离,做好口鼻保洁。

针对第二个问题,利用迷你肺确定特定细胞类型对感染的反应方式。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当病毒进入细胞时,引发的连锁后果是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在培养迷你肺的细胞液中添加了 “少量病毒”,令细胞感染。几天后,观察到细胞核呈破碎状,一些细胞出现了分离漂浮。因此我们认为 这可能是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过度生产,一种分子炎症类型。这种状态下,病毒可能会直接杀死细胞!

下图就是感染新冠病毒后,肺细胞被绿色点亮标记。

肺部细胞的死亡,会导致肺部免疫功能的下降,给病毒创造了复制的环境,病毒复制,再进一步杀死肺部细胞,这种恶性循环,打破了人体免疫的平衡,病毒就如入无人之地一般,疯狂肆虐。也就解释了为何潜伏期很久,发病却很快,致死时间短的特征。

曙光

然而遗憾的是病毒杀死细胞再深层次的机制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尽管如此,这种迷你肺已经为发病机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再接下来,利用这种迷你肺,我们去寻找能够阻断病毒复制的药物,

好在这种迷你肺可以大批量生产,药物筛选的过程应该不会太久。

相信曙光就在眼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冠病毒,为何致死,我们做个迷你肺来解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xz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