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6期“寻”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周末傍晚出公园散步,为了帮一位小朋友捡足球从桥边的口子俯冲到桥下,无意间瞥见一缕夕阳正映红。此时,温柔的一抹红光正在我对面的公园有节奏地铺展开来,高高的杨树、挺直的松柏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绿树都格外安静,叶子在一抹抹红光中散发着粉色的梦幻气息。河里浮藻披拂,凝碧拥翠。岸上红光满处,叶儿临风摇曳,俯冲下来的一瞬间满眼五彩斑斓。
我把球扔回去后便想沿着河堤的方向慢慢游赏。然而我抬起头想再看看那美景时,一片绿叶竟然挡住了即将映入我眼中的夕阳。我把头一扭,想寻一个好的角度欣赏饱满夕阳西下的诗情画意。可是刚才夕阳的柔美竟然瞬间变得强烈,日光热烈得使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美感可言。怎么回事?是角度的问题吗?我退了回去,又从一个稍微高一点的角度俯冲下来,所经之处,却现另一番美景。我闭上双眼,任凭脑中的红色梦幻轻拂细抚,低声浅语。
生活真的千差万别,而心弦拨动的时刻,是那么近又那么远,似曾相识的此处却又如此陌生。我感觉这个景我曾见过,甚至这个地方我曾经来过。心中涟漪泛动,心灵深处激荡起时光的微澜,一波未停一波又起,这就是我一直在寻的宁静吧?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我找的这个梦,其实一直都在,或许只是我寻的角度不一样吧?当俯冲的力道消失,我稳稳地站在河边,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平时所见。
平时我眼中的景都是什么样子的?大地抖着肥胖的身躯,胳膊粗糙、皮肤黝黑,走在路上,看哪都像一幅颜料变质,掉粉又掉漆的旧画。每每想要精装一下的时候,却发现越改越是面目全非,到最终不得不放弃。
工作的地方,永远都是寥寥的几棵老树。本就毫无生命活力的枝叶被抽去了水分,枯老的树干整天折磨着枝条,无精打采的老叶被迫铺展着满腔的愤懑和惆怅。我的心境也深受其影响,欲语而不知言何,欲哭却不知从何哭起,沉默寡言便成了常态。西北冬天的傍晚,回家的路上风卷着厚重的灰尘,整个路上都是嘶鸣和怒吼。我想要尽情奔跑、狂飙,将心中的不快,尽情宣泄。可惜总是力不从心,几步就已气踹嘘嘘。
我想寻一首属于自己的诗,在诗里,我想通过努力奋斗,让物质的气息不再随时敲打着我的心扉;我想寻一个清新雅致的院,那院里风景如画,山水花鸟也描绘不了我的闲情逸致;然而我粗糙的手虽能努力扬起风帆,可是债务的大山也压垮了我曾经挺起的脊梁。
我深吸一口气,又跑到高处,再次俯冲下河堤。粉色的浪漫拂散无情的烈日,压在我身诸多琐碎化成碎片被清风扫出河面。那年我正青春年华,那年我独自摇碎岁月的剪影,替我自己寻到了这座偏远的城,是她帮我轻巧地将现实与梦想劈成了两半。我本已获得新生,可是那些被剪断了的花草树木却追着蛛丝马迹来寻到了它们的根。
美景寻而不得,却能偶遇。那些苍老不堪的往事,终究该搁置在梦中,绝不再让它翻新成此刻现实的书写。
我想就这样沿着河堤一直走,寻一条通往家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