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不外两个行为~"想"和"做"。人也就经历这两件事的宽度和高度,而有无成就。
「想」~就是脑袋里在想什么,沉思想做什么!当脑袋都不想什么的时候,就是"空"了。这个境界是某些人想要达到却是不容易到达的。
「做」~是正在做什么事?说话、写字都是在做件事,在与人沟通聊天或协调。
我们醒著时在~想和做,
几几乎由这「三性」~
1.个性2.心性3.习性来主宰。
你一定想问,那我的个性好吗?
个性好坏,没有标准。
个性决定命运,却是真理。
但我以为有个方向可以对自己个性作确认的准绳。
问问自己:我的个性,在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中,他们觉得我好相处,喜欢跟我共事?还是不容易相处,能接纳你的人不多。
从个性可以看一个人的情商高低!
你可以学会并养成习惯: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别人喜欢跟你相处,让人舒服。没有威胁感,很有料等等。
有句话说"本性难移",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但记住后面没有说的一句话是
"本性难移,但不是不能移"。
这三性的集结汇整,就是你的主观"意识"形态。(有兴趣研究探讨的人,可以去参考佛教唯识宗讲的八识,分别是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7.阿赖耶识以及8.末那时)。
在这存在的意识里头,包括有过去(累)世里的30%的潜藏意识(阿赖耶识以及末那时识)。重点来了~而这个主观意识不是总能做出正确的认知、了別,人生里头的诸多考验判断,就在这里见真章。
因此,在你的念头刹那升起,这个意识(初心)会产生的对你的赋能(是正能量或是负能量),端看你这三性的发动与融合,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起心动念,也是你我发动能量的"磁场"。
生命不只是躯体,其锻炼在习性,其精华在心性,其塑形在个性。因而,人这一生的修行之鑰,不就是“磨个性、定心性、改习性”这三把鑰匙。
看不见别人的付出或坎坷,羡慕别人的光鲜富态,这是人不易改掉的本性。因此,想这辈子过的紥实、有成就感,自己
1.心性的发动(修心态)、
2.个性的修练(修行为)、
3.习性的改变(修习惯),
4.还能有贵人提点你,
你认对了就坚持去做(方向);这里提到的“贵人”,代表的是你的「机遇」。
成而为人,掌握此生、把握人身,
①「终身学习改变」,
②「终生心性修练」,
这是没有终点的,是我们一辈子要做的功课。
当你越修炼,越能发现你的自性,你的灵气就越透犀、精炼。感悟事物和敏感他心的速度会更快。
你永远是你自己的菜,
于分秒中去咀嚼~吃它、养它、练它品它。
我是萧力恒,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