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汉代的《发财图》之三楚与夏
从先秦到汉代,江南地区仍是开发不多的贫瘠之地,远不如今日江南、两湖富庶,至于两广,更是化外之地了。《史记》中的三楚,说的是西楚、东楚、南楚。这三个区域物产丰富已早为华夏先民所知,但汉代此处人口较少,风俗与中原不同,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文化。
西楚,说的是淮河以北的沛、陈、汝南、南郡等地。这里民风剽悍,容易发怒,地力轻薄,所以当地人积蓄不多。江陵(今湖北荆州)就是楚国过去的都城郢都,向西通往巴蜀,东方有富饶的云梦泽。陈(今河南淮阳)则在楚地和夏地的交界处,是鱼和盐贸易的重要枢纽,当地人民从事商业的很多。徐(今山东郯城)、僮、取虑(今江苏睢宁),民风清苦,信守诺言。
东楚,说的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以东,东海、吴、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这里民风和西楚的民风类似。朐(今江苏连云港)、缯(今山东苍山)以北,风俗则和齐地类似。浙江以南则和越地风俗类似。吴地由于吴王阖庐、楚国春申君、汉代吴王刘濞招揽天下喜好游说的子弟,加之当地出产海盐、在章山还出产铜矿,有三江五湖的便利,也成为江东的一个都会。
南楚,说的是衡山、九江、长江以南、豫章(今江西南昌)、长沙等地,风俗和西楚相近。楚国在失去郢都后,迁都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使这里成为了都会。合肥在江淮之间,汇集了皮革、鲍鱼、木材。因为南楚与闽中、于越习俗混杂,所以南楚的人特别善于说话,但信用不好。江南地方湿气很大,古人认为生活在这里人会早死。这里出产竹子和木材。豫章出产黄金、长沙出产铅、锡等有色金属,但开采成本高,开采出来往往得不常失。九嶷山、苍梧山以南一直到儋耳(今海南),风俗与江南相同,但混杂这很多杨越的风俗。番禹(今广东广州)也是个都会,是珠玑、犀角、玳瑁、水果、葛布之类的集中地。
三楚以北、关中以南的颍川、南阳就是夏地。夏人为政崇尚忠厚朴实,还有先王传留下来的风尚。颍川人敦厚老实。秦末,曾迁徙不法之徒到南阳。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面临汉江、长江、淮河。宛也是一个都市。当地民俗混杂,好事。多以经商为业。居民以抑强扶弱为己任,与颍川地区相交往,所以直到现在还被称做“夏人”。
介绍完了关中、关东、燕赵齐鲁梁宋和三楚、夏地,司马迁算是将汉代的《发财图》介绍完了。这一段文字对当时的商贾而言,是熟悉各地民风、了解物产的重要资料,对今人而言,则是了解古代各地物产、民风流变的重要参考。二千年下,很多地方的民风还可以照搬司马迁当年的总结而无时空之隔。而此篇也开后世《地理志》的滥觞。
司马迁总结道:
夫天下物所鲜所多,人民谣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
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三河、宛、陈亦然,加以商贾。齐、赵设智巧,仰机利。燕、代田畜而事蚕。
天下的物产是不均衡的,有多有少,由此导致了各地民风和习俗的不同。就好比山东人吃海盐,山西人吃卤盐,岭南人和漠北人也吃自己地方产的盐。
总结一下。楚越之地,地广人稀,主食吃稻米、配菜吃河鱼,火耕水耨(意思是用火将森林、灌木烧掉,腾空地面,然后通过灌水来除草),瓜果螺蛤一类的副食,不须从外地购买,便能自给自足,地形有利、食物丰厚,没有饥馑的忧虑。因此,他们当地人苟且偷生,没有积蓄,多为贫穷人家。所以江淮以南,没有挨冻挨饿的人,但也没有特别富有的家庭。沂水、泗水以北的地区,适合种植五谷桑麻,饲养六畜,地少人多,屡次遭受水旱灾害,百姓喜好积蓄财物,所以秦、夏、梁、鲁地区勤于农业而重视劳力。三河地区以及宛、陈等地也是这样,再加上经商贸易。齐、赵地区的居民聪明灵巧,靠投机求财利。燕、代地区的居民能种田、畜牧,并且养蚕。
对于司马迁,我们不能严格按照现代人的要求苛责他。我们现在知道,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开发不足,无法积累更多的剩余产品,于是也就很难产生大地主和大奴隶主,并非是当地人苟且偷生不事积蓄的缘故。而中原地区的人之所以喜好继续财物,那是因为中原地区农业发达,有继续剩余产品的生产力。山东、河北等地,是华夏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农业发达导致了商业的繁荣,并非是当地人天天投机取巧。不过他能努力思考产生民风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那就可怜可怜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