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终于知道自己感受到焦虑的程度就是夜里的梦,如果没有梦那就是焦虑程度还好,如果夜里有梦并且梦醒腰酸背痛那就是焦虑程度提高了,梦醒后还能清晰地记得梦里的故事应该是焦虑程度的最高级。昨天晚上应该是做梦了,起来感觉很累,好像还有在操场跑步的场景。
之前有看过冯雪老师的《家庭健康管理课100讲》,说中国有项覆盖31省份3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焦虑症高居所有心理障碍中的第一位。美国大约有34%的成年人都表示自己遭受过焦虑症的影响,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当时将近71%以上的焦虑症患者得不到相应的诊断。这个可能也和大家对此的判断和重视程度有关。因为毕竟我们在现在的社会场景中压力无处不在,可能我们也无法去判断焦虑的产生,是不是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健康。冯老师说压力并不是全无好处,适当的压力可以督促我们去解决问题、达成目标。但是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会让你深陷其中、无法逃脱的时候。这种焦虑,会让人产生逃避行为,开始逃避工作、学校、人群,回避社交,最终导致自己的社会功能受伤,这个才是最严重的。
我用课程上的自测表进行了测试,实际上自己的那种,应该是属于可能有轻微的焦虑症,也很有可能是没有焦虑症的,或者只是现在这段时间阶段性的产物,当然也就不是抑郁了。
冯老师说:焦虑的起源来源于我们人类的进化,我们的祖先进化出了一种能力,叫做“对关注的跳跃”,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从A点跳跃到B点,不断调整的关注点来满足生存的需求。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能力,会让我们焦虑起来就思前想后,辗转反侧,无法自拔。因为人类关注最多的三件事情就是危险、好奇和快乐,根据进化法则,这三个里面我们最关注的肯定是危险,危险就是我们身上的那些无形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注意力会在各种和危险相关的压力事件上不断跳跃,越是危险大的,我们停留的时间越长。
现代社会的压力是长期存在的,我们被压力围绕着,焦虑也就成了人类进化到今天、特殊压力下的产物。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焦虑,主要是和我们看待危险的方式有关。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会以相对乐观、积极的方式理解危险,或者认为这些是可以调控的。但是患有焦虑症的人,看到危险的时候会给出负面、悲观和消极的理解和预期。
所以我们还是要客观的去认识焦虑,正确的去看待它,正确地去了解焦虑和压力的来源,用积极和乐观的方式去对它,当然还有很多的冥想、瑜伽或者是运动都能够缓解自己的压力。 知道自己的行为也并不是属于焦虑范畴,情绪上好很多了。

还是要做点事情,让自己每天的生活变得有点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