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给毕业班的学生们打了几个电话,聊了3个多小时,询问毕业论文和就业的情况,也交换了关于大学、行业和人生的看法,很有收获。
不要只把学生当成学生看,学生也可以是老师的老师。
以下是我的几点收获和体会。
1.生活不能太满,哪怕是被学习填得太满,任何时候都需要思考和娱乐的时间——思考让我们纠正道路,娱乐让我们收获快乐,对人生抱有期待。
2.教育不能是用模具生产零件,只允许人有一种特定的样子,而是敲打、锤炼金属,让他们更加柔韧,更具延展性,让学生拥有发展空间,能自我选择,能成就不同的人生。
3.人才培养的成效,不在于学生更快地适应岗位,让用人单位用着更加“顺手”,而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五年、十年、二十年后,他在行业中所处什么位置,能够为行业带来什么。
4.大学传授知识,但不能只局限于传授具体的知识,更应该给学生视野与格局,让他们关注世界、未来、人类和社会。
5.经济、人文应该作为一种通识教育来存在,对于学生将来理解人性、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管理财富、形成自己的生存哲学,至关重要。
6.教育应该给学生以后学不到东西,而不是将他在职场能学到的东西前置——就像是让五岁的孩童,学会十岁应该掌握的古诗,这样没有意义。
7.所谓内卷,就是军备竞赛。内卷的双方或者多方越做越多,越来越累,但是从社会的视角,他们并没有创造更多的公共价值。
8.不把结婚、生子作为人在特定年龄段的必选项目,人生就会有更多的容错空间,可以有更少的束缚,可以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