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述红颜的故事多,叙说蓝颜的故事少。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因为20刚出头的女子感情懵懂,认定了一个承诺就矢志不渝。而成家后的女子,已经被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蒸发掉了少女感和仙气。
或者是因为社会规则从来就是男性决定,他们光明正大地守着身边的糟糠之妻,还总希望年轻鲜活的生命点燃毫无激情的生活。借红颜的名号,掩盖死气层层躯体下,躁动不安的心。
所以红颜二字一说出口,大概率已经有了暧昧的色彩。
大概只有像我这种年惑30,经历过不多不少几段感情,异性缘一直妙手偶得,两性关系分寸拿捏游刃有余的女子,才会认真思考蓝颜这件事。
谁都不能保证,一个人会对身边那个,看过上厕所所有姿势,知道内心所有阴暗面的人始终一心一意。维持长久关系的,到后来很难说是爱情,可能是社会规则,可能是法律关系,可能是生活习惯,也可能只是子女维系。但所有这些链接从经济学来说仅仅增加了分开的成本,当诱惑大到一定程度,未尝不会分崩离析。当然大部分人还是小心翼翼地安分守己,避免诱惑。毕竟,上述这些问题跟任何人在一起都有可能发生,你为之抛弃所有东西,可能下一步你又要再次面临朱砂痣和白饭粒的选择。
所有的朱砂痣都会成为蚊子血,所有的白月光也将熬成衣服上的白饭粒。
当然心动还得有,毕竟心跳加速的频率会伴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活在人世间,每日往复周而复始,连心跳都感受不到,活着跟死了也并无区别。
但是,心动只是心动,也只能止步于心动了。而让心动复苏心跳的频率和时间更长的方式,大概也就是把他或者她当做红颜或者蓝颜了。
明明眼里掩盖不了眼神对视后慌张的神色,还是要用朋友做明目长大却骗人骗己的幌子。是朋友啊,你们谈政治讲经纶,从来不吐露情愫和私事。是朋友吗,你们每天的聊天记录和关心频率可能比自己的另一半还要长。可是只能是朋友啊,进一步是万丈深渊,退一步是风起浪静,而此刻是一眼万年。
并不是所有的喜欢都非得要撕破那层纱窗,也不是所有的喜欢就非得要不顾一切在一起,这是成年人的克制,也是成年人才懂的心跳保鲜方式。
2
每一个成功男性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而每一位成功女人背后,却会经历几个成功男人。
人们津津乐道韦小宝的故事,调侃“一见杨过悔终身”,却为林徽因盖上了绿茶婊的印章。漂亮而聪慧的女子被众多人爱慕是“丑闻”,而风流且多情的男子见一个爱一个却成了“美谈”。
对漂亮女子苛责更多的反而是女性本身,我作为女子,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难道女子就应该天生为他人活,就该小时候是乖巧的女儿,结婚了是贤惠的妻子,生育了是伟大的母亲。自始自终,对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追逐,对事业的执着在女人的一生中,似乎没人关心,无人在意。
女人用牺牲成全了男人的风流,最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情被磨成了豆渣。
但如果女人能跳脱种种人为的,主观的束缚,像一个男人一样主动对捆绑自己的身份说不——我不是谁谁的妻子,也不是谁谁的母亲,我只是我,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征服欲,对爱情充满向往与纯情,对自我充满认知与爱惜的人。相信这样的女人不但能一辈子收服老公的心,从内到外散发的魅力甚至也能收获不少男人的欣羡。
因此我从来不认为林徽因是一个对待感情轻浮的女子,相反我敬重她倾佩她,她有理想有抱负,她独立而清醒,她聪明而纯情,她爱他人亦不忘自爱。我相信她婚后依然吸引徐志摩/金岳霖不是因为她有多美丽,有多会在获得男性好感上耍心机,而是她的与其他女子不同的魅力实在挡不住。如果她是一位男子,她似乎就能理所当然地围络一批才子。但人们只关注到了她女性的标签,却忘记了正是她性格中有如男儿一般的气概和抱负,才如此迷人。
女子大抵心思似水,因为男子的才气而对其产生好感甚或是喜欢并不奇怪。林徽因或许一生中爱过的人不独梁思成一人,其他男子也在她生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在一起的爱人只有一个,其余的只能停留在灵魂共鸣阶段。
说林徽因聪明,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人一生可能会喜欢和爱上好几个人,但只能与一个人在一起。有的人会为了所谓的灵魂共鸣而弄得鸡飞狗跳,而有的人却在分析利弊之后,小心地把这份感情藏好。感情啊,就像洪水猛兽,关不住阀门后果不可估计。但如果缓缓地细水长流,让它仅停留在友情的位置,你可能收获的会是弥足珍贵的友谊。
3
有时候回忆自己并不长的一生,我会不由感慨,有些人还好当时没在一起,不然我珍惜的朋友会又少一个。
现在偶尔会跟以前差点在一起的朋友聊天逗贫,吐槽当时对方怎样,反而很释怀。感情啊,并不是在一起的充分条件,而且即使在一起了也可能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敌人。大家留着一点遗憾,留着一点挂念,还能把彼此当作比朋友更好的那个人。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也挺好的。
余生还很长,不能在一起的,就当成彼此最好的朋友。
贪心如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