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的国学课——中庸(第十八讲)

作者: 一葫堂主 | 来源:发表于2019-06-20 12:28 被阅读3次

     

    我们今天继续解读整篇《中庸》里最长的一段,也就是哀公问政。在之前的回答里,孔子给鲁哀公讲的更多的是怎么识人用人,基本上都是管理手段。但是,并不是有足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就能做一个好领导。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还应当有足够的个人魅力。涉及到个人魅力,就需要做好自己。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管理者自己的人品都是遭人鄙夷的,那有再多的管理手段,再高明的挂历方法,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三个字“然并卵”,只是管理者人品问题造成的企业变故有时往往在相对滞后的时间里出现。滞后出现,还是会出现,所以孔子再给鲁哀公讲了管理的方式方法,讲了识人用人之后,最终还是回到了根本上,也就是做人上,回到了中庸的根本上,我们接下去看。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来,我们继续看,孔子之前说的是用人,这里有讲了领导的个人魅力,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孔子直接告诉鲁哀公,也就是我们前文里说的姬蒋同学,说做君子必须要修身,也就是约束好自己,做一个人品好,有人格魅力的人。怎么修身呢?《大学》里说也说过修身,修身之前有几个步骤:格物、知致、意诚,虽然也讲了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但在鲁哀公来问的时候,孔子回答的很简单,要修身,从哪里开始呢?从事亲开始,也就是对自己的亲属、家人好,把家里人都照顾好,首先在家里就要人见人爱。

    怎么样让自己家里人高兴呢?这里孔子说的是“知人”,除了善于用人外,还要学会察言观色,也即是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心态、状态,在不违背法律道德的情况下,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方法,投其所好,让亲人高兴,快乐,如沐春风,这就做到了知人和事亲。那又怎么做到了解人呢,要了解人,先要了解天道,懂得天下的大道。人在自然界生存,人就是小的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小宇宙,人在社会生存,家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了解宇宙和社会的规律,懂得天道,才能懂得人道,懂得君子之道。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那什么是天下大道,什么是君子之道呢?相信说道这里,不仅姬蒋同学是懵圈的,我们也是懵圈的。孔子作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看出学生的疑惑,马上就开始解答疑惑了,孔子说天下的大道有五种,有五个方面,在实际执行的时候,有三个方面,然后孔子立刻说了五个方面,装作不识数的冷幽默,我们现在也在玩,但是孔子并不是冷幽默,他说的很清楚,首先是君臣关系,也就是领导个下属的关系。

    作为鲁国的实际管理者,跟我们在职场差不多,绝大多数时间,人在职场里,所有上下级关系,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是第一位的。然后是下班回家,家里面呢?对待父母长辈的关系是第一位的,特别是现在80后的一代人,老人帮助带小孩的比较多,回家首先面对老人,对待家中长辈的关系很重要。在这之后呢?才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之后,才是家中兄弟姐妹的关系,最后是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样就是天下之道,也就是君子之道的根本了。这里面那三个最核心呢?其实就是父子、夫妇、昆弟。对父亲对孩子推广开来,就是在职场对领导和下属,对兄弟姐妹推广开来,就是对待职场的同事;夫妻关系推广开来,我们可以看看合作伙伴的合作和默契这些,所以最终都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了。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孔子接下去又说了做君子,道德方面的根本,孔子说了三个字:“知,仁,勇”。古往今来,小说也好,估计也好,影视剧也好,我们都会发现,字说越少的话,信息量越到,所以中庸讲到这里,孔子说了三个信息量极大的字、首先是知,知识,知道,明白,懂得,还要会用,还要知道的非常清楚明白透彻,也就是《大学》里说的“知之致也”。

    仁呢?儒家最常说的就是仁爱,说仁者爱人,这里的仁可不是没底线的圣母表假仁慈,而是宽容,包容、风险等等很多标准。之后就是“勇”了,我们都说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读书人不能不勇敢。所以我们看到了从容就义的文天祥,看到了敢于大声斥责朱棣的方孝孺,看到了面对蒙古人兵临城下而不惧的于谦,,看到了史可法,看到了戊戌六君子,看到了古往今来无数慷慨就义从容赴死的读书人,这就是儒家的勇,孔子的弟子里,在卫国战乱中从容赴死的子路恐怕是勇的第一人了。孔子说,知,仁,勇这三样是君子道德的根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实践,做就是了。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好了,孔子接下去就要讲这三样的相关内容了。有些人呢,是天生就知道君子之道的,生下来就通晓达到,就好像有些人天生就是学霸一样,生性淳朴敦厚,从小就奉行君子之道的人有没有呢?玄奘法师算一个吧。有些人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明白这些大道的,比如宋代的朱熹就是刻苦学习的典型。有些人呢,是在自己困惑的时候,遇到大的磨难的时候,自己明白和了悟的,学霸王阳明老师,也是在龙场那个偏远荒烟的地方当招待所所长的时候悟出来的。

    这是君子之道的理论,那君子之道不能只限于知道,还需要用,需要实践,所以怎么去实践呢?有些人天生条件优渥,含着金饭碗出生,在安逸的生活条件里,从容不迫地去进行实践践行君子之道。有些人生存条件比较险恶,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在社会上生存,首先是为求自保,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步开始执行君子之道的。有些人呢?不存在生存条件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有心去践行君子之道,靠着恒心和毅力长期约束自己,通过不断的克制来施行君子之道。没有关系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是通过那种方式了悟的君子之道,内容都是一样的,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去践行君子之道,成功的结果也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用纠结,做就是了。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一葫堂主想告诉各位朋友,以上(包括以后)对中庸的解读,是站在职场人的角度来看的,与传统经典解读出入会很大,还请见谅。

    以上文字内容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撤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人的国学课——中庸(第十八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pd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