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报了这么多“从入门到精通”的课程,仍然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从入门到精通?很多人将原因归因为自己没有空学习,或者自己对这门课程没有天赋。前所未有的社会激烈竞争,要求每一个人要成为会PPT,心理学,职场礼仪,沟通技巧和育儿各个方面的全能人才,许多人报了很多可能这辈子也没有时间去听的课程自我安慰。
有人说,北京有千万人在假装生活,我想说,世界上可能有数以亿计的人在假装学习。
现有的书籍,大多数是不适合我们快速学习要求的,市面上产生了很多诸如速读和记忆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扩充学习的知识面,然而在一些对实践要求高的商业、语言技能和金融领域,往往会造成学一遍忘一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现象。
多数时候,我们陷入学了等于没学的怪圈,主要是因为我们简单地将“认知获取”过程看做“已经掌握”,这就像我们看过别人开车就一定认为自己会开车一样可笑——大多数时候这样的错误一遍又一遍地在教育场景中出现。
看懂了老师写方程式,就一位自己会写化学方程式;听懂了别人讲解投资股票的逻辑,就以为自己可以投资好股票;听了几次经济大师的讲座,就以为他们的观点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们接受新知识的方式往往是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然接纳没有思考,我们在意的可能并不是真相本身,而是我们希望听到的东西。
学习效果究竟和什么有关?经过我多年的思考,学习的效果可以用以下一个公式来表达:
学习效果= 概念理解效果×隐性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固化程度
一般意义上,我们上多数课程,老师教你新的知识,你的唯一收获可能仅仅只是了解不少新的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是独立的,比如一位一心要学习理财投资的朋友第一次买股票投资书籍,书籍的第一章往往是给你介绍什么是股票,枯燥的定义往往会让你感到和实际操作毫无联系,让你很快失去读下去的兴趣。这些知识是否重要呢?事实上也很重要,然而就算我们全然弄懂,也仅仅是打好了基础,和最后我们实践效果没有实际关联——很多经济学家往往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获得投资收益,也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概念理解效果仅仅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可是很多人将其视为学习的全部,往往错误地认为这一类知识毫无作用,实际上它只有在实践到一定深度以后,才能够越发发现基础概念的重要性,只是很多人短视并没有发现而已。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正确地切入一门学科,将一门学科迅速学以致用,获得很好的实践效果呢?
答案在于快速掌握一门学科的隐知识。
所谓隐知识,是潜藏在一般知识以下,教材不会主动告诉你,往往需要自证或者推论出来的知识,收集和理解的隐知识越多,对一门学科的掌控能力就越强。
以学习化学为例,教材中只会告诉你“金属腐蚀分为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这一个概念,实际你需要明白“合金如果遇到潮湿的环境,就容易引发电化学腐蚀”这一隐性知识,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大桥不允许使用融雪剂化雪”或者“钢管埋在潮湿土壤中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而不是化学腐蚀”这一生活现象,只有到这个程度,对于做出很多题目才能游刃有余。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往往很多学生学到了“金属腐蚀分为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这一条,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一模块——这就是往往觉得自己基础知识都知道,往往考不好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同样以学习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为例,很多人接收到的教育往往是“在股票低估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就可以获取良好的收益。”这一知识,然而往往发现这个知识完全不接地气,实际过程中毫无用处,不是“干货”,事实上他们没有了解到“即使是同样的投资操作,两个资产状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一隐性知识,也不知道“低估长期持有的前提,除了公司本质没有改变,管理层诚信以及未来行业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之外,自己的财务状况可以支撑自己持有这一只股票,并且可以说服家人同样接受暂时没有股市收益。”这一个重大前提。脱离了实践真理的环境教条主义的结果,只会南辕北辙。
如何快速掌握一门学科的隐知识?
最快的方式,就是首先购买一本正规的基础知识书籍,了解自己究竟要掌握哪些不同的内容,比如我们要学习买房,可能重要的是首先要学会如何正确融资、筹款和判断房屋质量,确保重要的基础知识清楚以后,我们寻找这个行业内的意见领袖,注意,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大家所谓的“拜师学艺”,而是用少量的资金,向不同的老师学习,进入到这一兴趣圈中,在圈内大量和同等级的人相互交流,不断总结以获取“隐知识”,并且不断实践验证自己的认知,这样才是迅速成为内行的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务必注意自己的心态一定要好,褚时健老先生的种树思维值得学习,每深入一个领域,都要抱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耐心,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成长,尊重学习的规律,时间一定会给你想要的回报。
下一篇文章中,我将为各位分析如何不断固化自己的认知,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