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五)
黄帝又问岐伯曰:
余闻上古之圣人,
谈论人体之形态,
列别脏腑之阴阳;
联系会通以六合*,
审察经脉起止络;
气穴各有发处名;
连属骨骼之谿谷*,
皆有其所起止点;
皮部浮络阴阳属,
为顺为逆各条理;
四时阴阳皆规律。
外内之应有表里。
真如上之所言乎?
岐伯回答黄帝说:
东方属风阳气升,
阳气上升而生风,
风养木气木生酸,
酸味养肝肝养筋,
肝血养筋筋养心。
肝气上通于眼晴。
其变化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体为筋,
在脏为肝色为青,
在音为角声为呼,
人体变动中为握,
人体七窍中为目,
在味为酸志为怒。
怒能伤肝悲抑怒;
风能伤筋燥抑风;
过酸伤筋辛抑酸。
(六合*:四方上下为“六合”。另十二经脉之阴阳配合也称“六合”。此处含两个意思。联系自然界的四方上下六合来排比十二经脉的阴阳六合。
谿谷*:山间的河沟为“谿”,同“溪”。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称“谷”。中医借用来指肌肉会聚之处。因肌肉会聚处肌腱交迭而形成凹陷似“谿谷”。)
(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