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提问与回答”的另一种观点
文章中将“提问”分为五种——间接开放性问题、直接封闭性问题、直接开放性问题、提示性问题、过程性问题,并认为间接开放性问题和过程性问题是高级问题,其他三种属于低级问题,这就似乎在引导我们要有意识地向儿童提出“高级问题”。但很多的孩子,尤其是低年龄的孩子,无法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很多孩子只是单纯想和成人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但成人一连串的追问会让孩子感到疲惫。
提问是教学非常关键的环节。首先,想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老师先要注重给予孩子积极反馈,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和你的谈话中,并帮助孩子梳理总结 表达内容。然后,根据个人发展水平,提问的难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下子就用开放式的提问难倒孩子。尤其是集体示范中,提问的递进性特别重要。
2.关于“三阶段教学法”的证据和原因
但丁说:“让你说的每句话都算数。”
蒙台梭利总结,老师的示范应该“简洁、明白、客观”,表达简短而正确。面对孩子,我们很容易会使用夸张、失真的表情动作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生怕孩子学不会,就重复又重复。
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教具和孩子需要了解的概念上。过多的无用信息和过分夸张的表达都会使孩子感到困惑。我们以为我们尽力了,但其实只是一股蛮力,而没有真正去研究孩子、研究教具,也不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而且,概念是不能被教授的,不可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示范,“教会”孩子。我们把最基本的名称告诉他们即可。他们需要在操作中习得和巩固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