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还是魔幻?

作者: 蚁民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23:32 被阅读0次

    艾默里奇导演的灾难大片《月球陨落》最近上映以后,口碑褒贬不一,豆瓣评分也不高,连6分都没达到。

    出于对艾默里奇导演的《后天》和《2012》的偏爱,我还是怀着爱屋及乌的心理去影院支持了一下票房。剧情虽然没有太多惊喜,走的是中规中矩的“好莱坞”路线,但视觉效果一流,陨石撞击地球的末日场景相当震撼,“人造月球”和“空心月球”的假设更是让人脑洞大开。

    对我来说,观赏科(魔)幻电影不仅是满足好奇心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拯救自己贫乏干瘪的想象力。

    这些年中国的科幻电影制作水准越来越高,《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都是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佳作,无论是剧情编排还是场景设计完全不输好莱坞大片,顺带把我们的审美胃口也提高了不少。后来居上的国产电影尚且令人刮目相看,一直作为开路先锋的好莱坞电影就更应该打破旧有套路,尝试新的拍摄理念和手法,才能把新老观众的心留住。

    在这个注意力资源日益稀缺的时代,观众的选择面越来越大,品味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视听层面的感官刺激,反而更加注重影片本身的内涵和品质,对各种逻辑漏洞更是处于零容忍的态度。

    水涨自然船高,这就给内容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不被大众的口水淹死,电影在保留精神内核的同时,还得顺应市场要求和大众口味的变化。那些在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是绝不会与观众为敌,触碰他们的精神红线,甚至挑战他们的智商和耐心的。

    虽然《月球陨落》在技术层面上无可挑剔,但在内容创作上和同类型的经典大片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不仅人物形象比较单薄和偏模式化,在表现手法上缺乏层次和深度;而且故事情节老套,缺少悬念,除了对月球的假设富有挑战性,其他一系列情节编排不过是按步就班、水到渠成罢了。

    不同于《后天》和《2012》中的世界末日是专属于地球母亲的,艾默里奇导演这部新作玩的是一箭双雕,让陨落的月球与地球同归于尽——不是“代表月亮消灭你”,而是“拉着月亮一起消灭你”,真是狠到家了。

    并且前两部灾难片反映的是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月球陨落》反映的却是人类祖先早年在月球上留下的安全隐患——让人工智能产生了意识,以致于反受其害。借此启发观众,人工智能不会满足于只抢我们的饭碗,还会把我们变成濒危物种——我们可以饿饭,但不可以丢命啊!

    “电影之神”卡梅隆曾经说过,科幻电影不是预测未来,科幻电影是阻止不好的未来发生。艾默里奇导演应该是站在霍金和马斯克一边的,相信人工智能是人类最大的威胁,不然不会用一部灾难大片来煞费苦心地展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反作用。

    当然电影的结尾非常光明积极,不惜牺牲自己来拯救地球的平民英雄在月球上获得了永生——肉身消亡的同时,情感、记忆类的意识数据被成功保留下来,将来也许可以继续嫁接在别的什么载体上,说不定电影会为此出个续集呢。这恰好是马斯克推崇的脑机接口的研究方向,艾默里奇导演要是请他来帮忙宣传一下影片,票房就不会那么惨淡了——想想马斯克去年带火狗狗币的热闹场景……

    我以前对科幻片的认识是关于人类未来的预言,不仅展示科学技术的发展远景,还对人性和世界展开深层次的思考,让人既开眼界又开心智。

    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幻电影的想象空间却越来越小,不是越来越关注现实问题——像人工智能之类的技术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诞生了,就是关于外太空、外星人之类的老话题。

    在各种披着科幻外衣的灾难片面前,还是有必要分清楚科幻还是魔幻。在我看来,科幻好歹有一定科学依据,逻辑相对严谨,不完全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魔幻就是想到哪儿编到哪儿,类似于《哈利波特》、《魔戒》之类的影片,跟童话、神话区别不大。

    就像这部《月球陨落》,对月球的假设应该没有达到科幻标准,停留在魔幻层面;反映人工智能的危害也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考量。如果把电影归入魔幻现实主义类型,就比科幻类型更合适一些,顺便可以减少大家的焦虑情绪——谁都不想在可预见的未来被人工智能操纵甚至毁灭。

    毕竟我们可以从以前的一些科幻影片中看到现在的样子,但从现在的科幻影片中是否能看到未来的样子,就不好说了。不过我对未来的希望倒是简单直白——地球万岁,世界末日永远存在于灾难片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幻还是魔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uu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