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它不仅是周秦两个时代的发祥地,也是刘邦所说的“暗度陈仓”中的陈仓,青铜器博物馆更是展现周秦青铜文化的活化石。
中华文明,礼仪之邦。中国礼仪,是指中国的礼节与仪式,在我国古代一般推行周公之礼。周公,中国商末周初儒学奠基人。周公姬姓名旦,亦称叔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周公是西周王朝的奠基人,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在政治上,周公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强调为政以德,反对以权谋私、偏私偏恶。他还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刑罚制度,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在经济方面,周公推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文化方面,周公则致力于教育事业,倡导“礼乐之邦”,注重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使得西周王朝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些功绩使周公成为当时最为显赫的人物之一,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后人多会将周公与孔子并称,继而形成“周孔”之说,周公的形象和精神,成为了后世儒家学习和崇敬的榜样。
宝鸡不仅因为周公而为人所知,在清末“晚清四大国宝”全部出自宝鸡,如今「大盂鼎」和「虢季子白盘」、「毛公鼎」和「散氏盘」分别是国家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院以周秦时期为主,以青铜器为线索,展示了自西周发祥到秦王称霸的历史轨迹。这里有文物12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20余件。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何尊最大的价值是尊底12行、122字铭文中的那句“宅兹中国”,是“中国”这个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尚书》注云:“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从周初开始,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地区被称做“中国”。当然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有所不同,但这却是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6994/9b61dcf4e7766c73.jpg)
“信以守器,器以藏礼。”这个“器”,便是礼器。礼器是指专门用来从事祭祀、丧葬、宴饮、征伐等礼仪性活动的器具。青铜礼器可以大致分为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六种类型,在使用的时候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这便是“藏礼于器”的具体体现。“列鼎制度”就是礼的体现,是身份的象征,九鼎八簋是天子使用的祭器组合,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6994/1ce418d0266da0c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6994/9e4861a89d45632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6994/204f782999dd26d6.jpg)
《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宫悬是指天子享用的编悬乐器,可以像宫室一样摆列四面。诸侯要去其一面,使用摆列三面的轩悬之制。卿大夫再去其一面,为摆列两面的判悬之制。士再去其一面,只能是摆列一面的特悬之制。
编钟是祭祀和宴飨场合中,使用的一种成组的打击乐器。周人对音乐的社会功能有着充分的认识,并严格规定了各级贵族的用乐制度,即“乐悬制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6994/24935a4deaf1ad77.jpg)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这是周人对礼的理解,在当时礼可以和农具同等而论。周礼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处,作为凝结当代最先进技术的青铜器,也自然成为礼的体现。
沉睡千年的历史在青铜器的出现后缓缓苏醒,那3000年前的周文化有些随着典籍的遗失已无可追溯,但青铜器却让我们看到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不可忘却的记忆。青铜器可以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它见证了中国古老的文明与文化,是了解周礼和周史的活化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