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进入H公司时,工号九千多,公司实有人员五千多,说明离职人员近一半。工作不象婚姻,一旦觉得不爽,极有可能离职。毕竟找份工作相对容易,没准还会有更好的发展。
至于离职原因,应有尽有。在H公司,高绩效、高压力、高强度,太累应是离职原因之一。
部门的余老师申请离职了,也说是太累。
前面有提到,余老师并不怎么加班,说是一加班就偏头痛。我觉得他工作也不太上心。比如他在公司内网建了一个网站,上载了很多武侠小说。例如他几乎不写教案,而我每准备一堂课,会详细写下教案。就算前一天开一晚上的会,第二天只要花上十来分钟,浏览一下教案,就上台开讲了。余老师就总找我借教案。
余老师离职过了大约一两周,居然又出现在办公室。
问他咋回来了?他说新公司太累了。这H公司已经够累了,还有比这更累的公司?余老师说,新公司不仅每天晚上加班,周末一天休息都没有。不比不知道,这一比较,按余老师的作派,他在H公司是够轻松的。
当时公司IT很落后,离职还没有IT电子流支撑,是走纸件逐级报批,流程尚未走完,公司就同意其重回。但又过些时,余老师还是离职走人。不过,依据其心态,不过是迟早的事。
我离职未遂,但工作的压力依然存在,离家太远也是问题。坐过深圳中巴的人应不会忘记,那中巴上路就猛冲,一旦有人上下,即紧急刹停。 一段时间内,我改为打的上下班。那时可不象现在随处可呼叫滴滴,晚上在青青世界加班那么晚,不可能有的士。只能先坐中巴到深南大道,再招的士回家,花费可不菲。
接下来,有些事件触发,局面慢慢有了转机。
一是买车了。
那时深圳私家车十分稀少,而且就“捷(达)富(康)桑(塔纳)”几款车型。老公痴迷开车,老早就考取驾照,没车开偶尔租车过把瘾。当时按揭买下家中第一部车。
老公六点下班,从不加班。回家吃完晚饭,就开车到青青世界接我。有同事夸我老公是模范家属,真是呢!有时加班到晚上十二点多,老公就一直候在外面。我一上车倒头就睡。实在太困了,一触地就能睡着,这样可多睡会。
过了一两年,我下定决心到驾校学习考取驾照,家中又添了一部车,自己开车上下班,就方便多了。
其次,开始锻炼了。
有个周末,同在H公司的几位校友在小晖家约聚,之后相约爬南山。
来深那么多年,还是首次爬南山。从明华登山口上去,登山道相当陡峭。到最后那段,真的是手脚并用才爬上山顶。到达顶峰,视野开阔,烟波浩淼,神清气爽。
但后遗症是,接下来一周双腿疼痛,倒是发现脑子很清醒。
这才意识到,入职H公司几年来,完全没有运动过,每天早出晚归,疲于奔命。
意识到锻炼的好处,就开始琢磨如何有效锻炼。
一时兴起办了两年的健身卡,但因经常加班,仅去过几次,练瑜伽没做几个动作直接就在垫子上睡着了。其他团队项目,像打羽毛球等,也因经常加班,无法与朋友约定时间场次。
想来想去,只能找一些易于实现的、仅需一个人就能达成的项目。例如,晚上只要加班不到凌晨,正常加班十点左右到家后,就在小区慢跑上十来分钟到半小时。周末有时间,就去爬山,或者游泳。天气不好,就在家跳会儿操。
我是一个内心极有定力的人,一旦作了决定,就会坚持下去。而且我很享受独自锻炼那段时光。毕竟上班文山会海忙碌不堪,很需要让心灵静享些许的安宁。正是基于这些易于实现的锻炼方式,多年下来,得以保持了一个较好的身心健康状态,连病都很少生,偶尔感冒一下,拖拖也就熬过去了。
在H公司这样一个高绩效导向、高劳动强度的公司,能做到身心基本健康,如果自己不重视的话,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身边太多这样的案例,等健康出了状况,就开始怨公司,或开始后悔。钱多人闲的公司,我上个东家就是,国营单位,但很快就失去了竞争力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但想,这年头,除非在体制内,若想干出点绩效,大体上没有不累的公司。但再怎么忙,总有稍许得空的时候,你是如何安排空闲时间?你对自己的身心有多关注?还有谁会比你更爱你自己?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年轻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随着年岁渐长,加之工作压力增大,要清楚地知道,身体不可能无限地透支下去。
心在哪,时间在哪,行动在哪,收获就在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