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这两本书已经在我床头搁置五个月了,起初买它是因为感觉自己的情感表达有一些问题,在人际交往中越来越感觉不自在。但是买回来后只看了两页,就将它束之高阁了,觉得这么空洞的,毫无故事情节的枯燥之书,怎么看的进去。而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总会发生一些改变的。
新年伊始,一个人在值班,闲来无聊,反思自己总不能一直只看小说,不接触其他书籍吧,索性,狠狠牙跺跺脚,逼自己接受一下这类书籍。于是从床头拿起这本被遗忘了很久的书,这一看下去,不但可以看的进去,而且是感触颇深。
2020年,是情绪不稳定的一年,工作上的暴躁,感情生活中的乏味,情绪的时好时坏,都让我一遍遍的怀疑自己,反思自己,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经常会克制自己,但结果却差强人意,越来越焦虑不安。读了《非暴力沟通》,反倒有了一种被理解,有足够思考空间的舒适感。书中的一些观点,虽然平淡无奇,却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并与之产生了共鸣。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我在受到来自恋人的批评时,第一反应一定是申辩,紧接着就是反击。申辩是想维护好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想自己不好的那面被发现。反击则是有一点出于一种不被欣赏的失落感作祟,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被欣赏,既然选择了是我,就得接受我的不好的事实。最后两个人总是不欢而散,甚至我认为到了分手的地步。而事后,他会认真的跟我说,他其实只是告诉我,我在某一件事上,做的可能不够正确,并不是故意挑剔我,也不是嫌弃我。如果我在听到他的批评之后,没有马上火冒三丈,可能就会认真的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做的不够好,他说这番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就不会有之后那么多的不好的情感体验了。
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经常拿自己和比自己过得好的人比较,会产生落差感,羡慕感,自卑感,而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不会对他有过多的理解与包容,相反大多数是一种自大感的产生。
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学校领导常说的话是“我是领导,我自由安排”,“一定要认真履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每每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里都十分的反感,而且会怒从心中来,觉得有种被无限制束缚的感觉。当我看到了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突然有一种安慰感,它证明了我反感,愤怒的感觉不是个人的偏见,而是我作为一个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另外,再听到这类话语时,我就会十分平静的对待了,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人,而非一个机器,所以我要做的是一个总有独立人格的下属,而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好下属。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眼见之处,都是观察,不带评论的观察,亦如处处都是观察。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什么是带评论的观察,什么又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不细读不认真揣摩的时候,我确实分不清,而在认真品读了这章的内容后,我已经完全分得清楚了。也明白了大多数的是非都是带评论观察的结果,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尽力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尽量不传达自己评论观察的结果,以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是非麻烦。
《非暴力沟通》一书,才看了三章,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依然能从此书中得到一份领域感,舒适感,共鸣感!多读书,多自勉,做一个清醒而不失生活希望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