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空依旧是深深的黛色,吹起秋日微凉的风,这样的季节再浮躁的心也会渐渐安静下来。
那本《追问爱情》的书在她手中轻轻地翻动着,在没有唐诗宋词的年代,她站在窗前看天上的那轮冷月。时间像钟摆,在夜晚静谧中嘎然停止了运行。流逝的光阴里,几多唏嘘,几多感悟。
她静静地坐在时间的长廊上,忽然发现自己在那些该欢笑的时候没有快乐。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所有二八年华的女儿一样,在豆蔻年华里,她也曾无数次地,于温暖的烛光中,许下最纯真的爱情梦想。
青春的记忆里,开满了花一般的美好。每一枚粉红的花瓣上,都写着她对生命的敬畏与对人性之美的憧憬和向往。她太追求完美,不能允许人生的底片上有暗影斑斑。可,那轮冷月却不时地爬上树梢,一不小心就跃入眼帘。
多少次,感叹人性中灵与肉的分离、情与欲的错位,还有那些数不完的爱情与婚姻的不幸。她在别人的故事中不停地流着自己的眼泪。
就在此时,他入了她的心,她亦入了他的画。他炽热的爱,温暖了她一颗飘在尘世间孤独的心。 而她要的不多,一份真实的情感,一掬茅檐能抬头望月的简单快乐。
后来,他为了事业,远走他乡。 每当思念他时,她就会双手合十,默默祈祷,让皎皎明月带去她的思念,带去她对他的深情。
至此,她对月有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愫,月亮成了彼此思念的载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月像秋日的湖水,柔软绵长,情谊无限。她知道,空间的距离,不会注定红尘相隔。她的爱,她的泪,从此都将伴随着他,一起走过人生的四季。
中国人对月亮情有独钟,月之清高孤绝、超尘脱俗几乎成了中国文人眼中人性精神的闪光。每当思念时,唯有举首望月。
月,特别是冷月,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爱情精神的象征。月亮的清辉能穿透沉沉的黑夜,缩短两颗心之间的距离。有爱不觉天涯远。
当满头青丝坠落,从荣华富贵中抽身而去,俗世所有的绚烂都化作了脱俗后的平淡,而他对她的爱,犹如旷野里绚丽的山花,永不枯萎凋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