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一副对联的写照

一副对联的写照

作者: 山麓雄风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10:40 被阅读0次

在桂南故乡,有个村子全是卢姓人家。

卢叔公是大房人家的主人,在他这代人以前,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祖祖辈辈牵牛犁地种庄稼,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一概不知,年年拜祭观音菩萨,拜风水山,祈祷神灵保佑家里走出一个在外面工作的后生,但总是事与愿违,拜不出这样一个人才。

过去由于愚昧贫穷,家人把文化知识叫做“识字”,把有文化知识以及有专门技能的人叫做识字的人。

卢叔公为家里走出一个到外面工作的后生而操劳了大半辈子,没有人能出得去,他仍不知道家人“识字”的重要性。

有一年秋天,二房卢二公的家有个在甘肃工作的大儿子回来探亲。

卢叔公很羡慕人家,认为人家很有出息,自己的孩子出不了去,他给孩子们责备了一番,要求他们以后好好拜祭祖先,否则,这份福气永远走不进他们的家,也就永远出不了人才。

他的老伴说:“卢二公家有两口风水宝地,一口是老虎地,另一口是凤凰地,两地福星高照,引出了大儿子和二女儿在外地工作,而我们拜的是什么皇帝地和老鹰地?我看什么都不是,我们的祖坟要迁移才行。”

儿子们觉得母亲的话有理,卢叔公也认为她的话说得对。

正当卢叔公在为两口坟墓的事而奔波时,这事被卢二公知道了,他找来卢叔公开导说:“我过去也很相信求神拜佛和选风水宝地能引出人才,这次听我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说,求神拜佛看风水可信,但无实际意义,对古人的拜祭只能作为纪念,家里要出人才,唯有靠努力读书,有了文化考上高等学堂,才能出人才,或者识字了,才敢于到外面去找工作,否则,不管你拜多少年神灵和风水山,就是出不了人才,就没有人能走出我们这个山旮旯。”

听了他的话,卢叔公半信半疑,生活到老听到这样的话还是第一次,他把这话告诉给老伴,她听了后说:“这回你就相信他的话吧!”

村子里有个会写几个大字的老人,卢叔公到他那里请他给他写几个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的字句,那老人就给卢叔公写了八个字的对句:立志识字,发奋读书。

卢叔公把这个对句张贴在大厅门前,以鼓励儿子们教育孙儿孙女们勤奋读书,考取高等学府,将来外出工作,为他们家争气。

就这样,这个对子年复一年地在大厅门前贴下去。

卢叔公的大孙女受到公公婆婆和父母亲的思想教育影响,发奋读书,四年后,终于考上省外的一所大学。

第二年,二孙子又考上了省内一间师范学院,卢叔公笑了,老伴笑了,儿子们也笑了。

春节前全家团聚时,在省外读书的大孙女觉得“立志识字,发奋读书”这八个字的对句不完整,意义不深刻,经过思考,她把它改一改,加上横批,成了一副完整的对联。

对联是这样的:下右是“立志识遍天下字”,下左是“发奋读尽人间书”,横批是“前途似锦”。

卢叔公意味深长地说:“假如没有这副对联的启发,老是靠拜风水求神灵保佑家里出人才,那是不可能的,要到外面闯世界,唯有依靠读书识字,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后人沿着这条路走出去,为我们家争气,也是为村里人争光。”

许多年过去了,卢叔公家里出了好几个在外面工作的人才,整个村子走出了更多在外地工作的人才。

相关文章

  • 一副对联的写照

    在桂南故乡,有个村子全是卢姓人家。 卢叔公是大房人家的主人,在他这代人以前,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祖祖辈辈牵牛...

  • 《唐伯虎的一副对联》

    唐伯虎的一副对联,至今无人超越,但这幅对联却是为它写的 历史想说话 唐伯虎的一副对联,至今无人超越,但这幅对联却是...

  • 十一副对联

    题黄黄州区一中2018年校门春联 腾万里千堆雪浪,洗尽铅华,杜牧引诗资课件; 抚三湖一地弦歌,归真演绎,东坡铺赋作...

  • 学习毛笔字

    对联一副

  • 很实在的一副对联

    一位老乡发了一个对联,说是全国最牛的一副对联,我看了认为牛谈不上,但确是很实在的一副对联,请看: 上联:爱妻,爱子...

  • 对联一副

    何垚同学录取北大谢亲宴对联 志存高远泛棹未名湖以报国兴邦为己任, 情系久长迎宾桑梓地当酬亲谢友惜愚才。 (注)未名...

  • 对联一副

  • 一副对联!

    一副对联写尽人生!!! 一副对联,便写尽了人生!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不得...

  • 一副对联

    开犁喜迎春河汛 丰收欣逢雨晴时

  • 一副对联

    上联:这整点事,那整点事,究竟欲为何事 下联:今来一出,明来一出,到底想唱哪出 横批:最该聚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副对联的写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cf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