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入学的时候加的是广播站,但因为种种原因退出来了,然后呢阴差阳错就来到了朗诵社团。其实一开始进广播站只是因为觉得播音主持很酷,想要被更多人看见罢了。可其实内心是更喜欢朗诵的,甚至我进广播站面试时展示的也是一篇拿手的朗诵。朗诵,用大白话说就是读书嘛。初中的课文后面大多都会有一句“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每次看到这个我都可来劲了,于是我坐的板正,双目炯炯有神自信地盯着老李,等她喊我站起来为大家朗读。我好像对文字有种特别的爱和崇敬,就好像在大家都抓耳挠腮地对着作文题发呆的时候,我会心一笑地享受着把喜欢的,美好的事物写进作文的感觉。我期待书后的“请有感情的朗读”正如期待着每一节作文课。读每一篇文章,尽管它再简单,再短小,我也会揣摩,会代入,仿佛自己已经身临其境了。有次公开课正巧上到《背影》,意料之中我亲爱的老李让我站起来读,当我全身心投入地朗读完,班上一片寂静,我同桌讶异地看着我“我以为你哭了呢”。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乐开了花,嗯,对,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朱自清。后来我去她办公室,她骄傲地评价我说“这是我那读起文章来比唱歌还好听的课代表”。我感激她,对我的器重,同时也遗憾着,辜负了她的期望,没能许自己一个未来。后来毕业了,我时不时想起老李的板子和她看我读书的眼神,那眼神里有光。那光,好似冲破云翳,那光,让我觉得,好像一切也没那么糟糕。
其实我不大喜欢招新,有点功利的感觉,好像鸡同鸭讲。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文字好像都要被淘汰了,好像所有的感情都可以用图片和表情包来表达。我和我的舍友挑战三天不发表情包,有人游戏刚开始一小时就宣告失败了。慢慢地没有人再会读报、写信、手写日记、看纸质书了,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没有温度了。
这次社团巡礼令我意外的是,竟然有人主动来加我们社团。不嫌丢人的说,要知道我们已经连续两年招新没有招到人了。后来这个男孩子来参加朗诵活动的时候,读第一句话的时候就把我惊艳到了,那时候我就在想,招新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怎么说呢,朗诵社它毫无亮点——它不会像街舞社那样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也不会像音乐社那样让人想要轻轻跟着哼。朗诵并不会吸引任何人,只会有人被朗诵吸引。来朗诵的,一定要是发自内心喜欢的,喜欢读书,喜欢文字。乐于把纸上一个个冰冷的文字用温暖的、悲伤的、开心的、难过的等各种各样复杂的心情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出来。
朗诵是有温度的。
那纸上的文字它们殷切地期盼着、焦急地等待着更多的性情中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