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2487/0b204dc79031d89c.jpg)
我不是出生于书香世家,但自己从小就喜欢语文,感觉语文比数学简单有趣。
关于真正喜欢上阅读是在上初中时开始,那年在广州上学的堂哥不知从哪弄回来两大箱子书,里面有散文,诗词、名著、文摘,小说等。
见他的房间除了床和铺盖,剩下的就是一个热水壶,一台便携式收音机和书了。自己每次路过都会见到他在埋头啃着厚厚的书本,心想那么厚的书要是给我,一年都看不完。
也不知堂哥花那么多时间与精神看那些书有什么用。不过自己也清楚的知道多读书肯定是没有坏处的,至于能用在什么地方,当时就不知道了。
自己有次走进他的房间,他问我平时喜不喜欢看书,我吱吱唔唔的应道:“喜欢,不过很少”(其时自己压根就没怎么去看过书,一天到晚就知道嘻嘻哈哈的玩过日子)他说:“人要有喜欢看书的爱好,没事多看点书”,他指着桌子底下的书箱说:“里面有好点书,如喜欢就拿些去看”,自己便“嗯”了一声,随后蹲下挑了两本散文集后就离开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2487/f9469151e16ccb7b.jpg)
中考后,感觉自己的成绩也很不理想,觉得自己前面的路渺渺茫茫的,十年的“寒窗苦读”就即将划上个句号了,光靠课本上所获得的知识做储备是远远不够的。
后来堂哥参军去了,除了他带走的一些需要书外,留下了很大一部分书在家里。
那年暑假,自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心里的有个信念一直在支撑着自己,就当做是给自己补课吧,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只能靠阅读来弥补一下那些“亏空”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2487/4cc64d48508542ec.jpeg)
记得读中专时,一授《阅读与文选》的老师在课堂上也讲过这么句话:“一个人多看点文学作品和书,说话的语言都不会显得那么俗。也许当时看书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没什么,以后不知不觉中就会用上的”。
老师的那番话,至今还依旧在自己耳边回响。
从那以后,自己越读越起劲,越体会到阅读带给自己的乐趣。除了少读国外作品外,对阅读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几乎什么书都读,好书读,坏书也读,不过很多也是囫囵吞枣那样读完的。
慢慢地,逐渐也有了自己收集的书和给书安身的书橱。在12年搬家时,自己什么都不顾虑,就也只是再三吩咐父亲,把自己那些书和自己读过的课本保存好,老话说:“穷不丢猪,富不丢书”。
而今自己已走出校门多年,虽然没像以前那样心无旁骛的看得进书,但依旧还保持着自己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去到任何一个环境,最吸引自己眼球的就是墙上的字画和台上的书。
不论是坐公交或地铁还是在餐厅,只要见到人手上有书,自己都会用眼睛所有的余光去搜索人家书的封面和著书者的名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2487/c983dc6e29ec363d.jpg)
在手机和电子书普及的当下,每当休息和闲余时间,自己都还常会去书城泡泡,目光扫射着陈列在架上那一排排崭新的书,闻着那扑鼻的纸质书香,手捧起它,耳边传来舒缓的轻音乐,感觉那样的时光真的很享受。
17年公众号兴起时,自己镇上也有了公众号,也委托朋友帮自己注册了一个自己公众号,有时自己都会在平台上写写文字,发发推文,真的很感谢自己曾经所读过那些书,否则握起笔来还可能真的是束手无策,黔驴技穷了。但充斥在自己耳边的什么话都有,有人表扬自己文采好,感谢自己把以往的生活作个记录,引起他们的共鸣,说自己是“才子”,实在令自己汗颜不止!也有人说自己是“记者,军师”,甚至也有人说自己写的都是一些“记流水账”像旧社会女人腿上的“缠脚布”,自己听后也唯有一声呵呵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2487/81ce439b9e4c628b.jpg)
不过自己也管不了那么多,反正自己又没骂人。写文也只不过是自己业余爱好,并不是想为了成就浮名,有人读也好,没人都也罢,从没想过去讨好人家。
没事多读书吧,多读些经典同名家的作品,听说读书能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与气质,还听说现在不会写文的人就是文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20.9.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