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亲子阅读路上,踩过坑也收获着感动

亲子阅读路上,踩过坑也收获着感动

作者: 沉淀de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08:49 被阅读0次

文/沉淀

柳田邦男说:“一生要读三次绘本,第一次是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自己进入人生的后半期的时候。
特别是在人生的后半期,意识到了衰老,身患了疾病,或者是回顾人生的波折。这时候会出乎意料地从绘本中读到不少,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味。”

很庆幸的是,我是在第二个阶段,养育孩子的时候遇到了绘本。但是,到现在要把亲子阅读坚持下来,中间有一段,断断续续的时候。


【自己曾在亲子阅读习惯上,栽过的坑。】

大概在儿子8个月大的时候,就听身边的人说,给孩子培养阅读习惯,越早越好。我对上小学的女儿有这样的想法,不知道在儿子这么小的时候,也可以开始。

虽然,那位朋友一再坚持说,小宝也可以开始启蒙了。我回去在网上搜了一下,越是小童的书越贵,并且里面几乎没几个字,我在心里想这也太不值了。就买了一套稍微自己能接受的,试试宝贝看不看。

书寄回来,宝贝看的欲望不怎么高,只能翻几页,就看不下去了,一下子打消了我所有的积极性。觉得他太小,真的太早了,不适合。

现在却极其后悔有了这样的想法,错过了对孩子语言期的启蒙。因为,孩子到了两岁多了,还不怎么开口,出去玩,看别的同龄人都可以自我介绍了,心里真是着急,开始查各种资料和方法,让孩子开口。

也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到,宝贝在两岁之前,特别是一岁半之前,是宝贝们开口说话最关键的准备期。

这个时候,他们的听觉特别灵敏,父母在他面前念点诗歌,唱点童谣这些有旋律、抑扬顿挫的声音,特别吸引小宝贝。

当然,现在市场上很多的音频可以播放,但是,再美妙的旋律,都不及妈妈的关注和父母的声音来的有温度。

这时候,孩子高兴的时候,会牙牙学语,他正是在模仿着我们,怎么发出声音,是在为开口说话做练习。

另外,除了学习发音,孩子们身体也在发育,比如口欲期,宝宝喜欢把什么东西都放进嘴里尝一尝,这个时期,撕不烂的布书很适合他们,啃脏了也可以洗,正好满足了他用口腔探索的特点。

再大点了,孩子喜欢用手去探索,对电插板这类带有孔洞的地方,特别好奇。这时候洞洞书、翻翻书可以买来,满足他们喜欢用小手探索的特点。


绘本的字少,真的就不值得入手吗?

一本绘本,翻开都是图画,字却没几个,两分钟看完了,价格也不便宜。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有过这样的想法。甚至尝试买过,几本盗版的,因为价格便宜。

是女儿改变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有一次,在给孩子们读绘本时,有一页上的文字,需要配合着图看,我没看懂,不知道怎么讲了。

女儿,接过绘本,很自然的讲了起来,接下来的内容,可以说是娓娓道来。比我讲的还要丰富,并且新增加了很多内容。

之前,我觉得小主人公也太爱生气了,下课时,他的同学不和他一起踢球,说他不懂规矩,脾气也不好,不和他玩。

他也很生气地回敬了一句“好啊,我还不想跟你们一起踢呢!”

感觉不就结束了吗?可是后来,他又走过去动手打了同学,老师当然批评的也是他。(细心的读者,可能猜到了这是《请不要生气》里的内容。

我不明白,他也在语言上回敬回去了,为什么还有要动手打人?女儿说:“妈妈,他在乎的不是踢球这件事,他最接受不了的是好朋友的抛弃和背叛。”

我真的很吃惊,孩子都是读图的高手,我没想到她从这本书里比我读出的东西多,理解的也很多。

我之前觉得自己应付一个绘本还是挺自信的。现在,再拿起书总是自己先看一遍图再结合文字看,真的发现了很多很多的细节。

包括之前读过很多次的,再拿起来看,也有很多很多的新发现。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之前的想法太功利了。

我们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评判,既然是给孩子们读的书,当然要选择适合他们的。《红楼梦》字数很多,买回来他们也不会看,因为欣赏不了。


不要太功利

说起功利性的事情,还有一个颠覆性的想法要说。以前陪孩子们读书,比较在乎看了多少内容,对于小宝来说,也是看他能不能把一本书听完。

现在坚持亲子阅读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书里的世界固然丰富。而对我们来说,最有意义的,还是共处的那段时光。

我们都能放下手里的电子产品,和彼此呆在一起,读完后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

和小宝读书时,会关注他在哪里有兴趣,然后停下来,一起延伸出一些游戏或舞蹈。

比如,和他看《我妈妈》里,有蝴蝶。我也化身为蝴蝶妈妈,带他一起飞着去采花蜜,他跟着我一会飞高、一会儿飞低,一会儿飞远,一会儿飞近。

他很快理解了高、低,和远、近的意思。一次睡觉时,他钻进被窝的另一头给我说:“妈妈,拜拜!我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了,让我特惊讶的是,他运用的如此快。真的,能感觉他时不时地给到你惊喜的感觉。

【给孩子读绘本,用耳朵听的语言世界,和用眼睛看到的语言世界,在孩子的心里融为一体,孩子在心里看见了活生生的故事的世界,绘本的画在孩子心里生动地活着。

而那种语言会留存在心灵的角落,有一天会想,这些话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呢?啊!是那本绘本,这种事情会出乎意料地发生。】

这是松居直先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母亲给他读报纸的感受。

通过阅读,和女儿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随着她慢慢长大,你会发现与她的连接也不再像幼儿园时,那么亲密和好掌控了。

生活中我们之间能聊的话题,几乎只有学习。并且,一提学习孩子也是抵触的。问到学习情况,好像就开始要挑她毛病了似的,整个人都进入到了一级战备状态,你能体会到她强烈的抗拒心有多严重。

但是,自从晚上一起阅读后,就书里的某些话题,她也会给我们说她的一些看法,或回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或困惑。

有时候真的就发现,孩子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充满幻想的天真,当然还有她的烦恼。对她开始慢慢有了欣赏和赞叹,因为她的很多离奇的想法真的很惊艳!

慢慢把眼光从别人家的孩子身上收回,发现自己的孩子也不输别人,只是我的思想没有跟上她成长的步伐,没有给到她,重新发现她并陪伴她的时间。

还有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你告诉她,你有事可以告诉我或找我谈啊,我觉得,和孩子说这些没用,她有了困惑,不会直接找你聊,那会显得过于正式;另外,生活里也很少出现那种契机,可以以此展开话题说一说。

但是,看书可以给你提供很多这样的机会,书里的某件事正好是她关心的,顺便说一说就聊进去了。

还有对孩子的教育,学习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她成人之前,我们也要教给她一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这些是学校教育不能替代的。

【从孩子的角度看,过于强调对孩子知识的灌输,认为谁能被更多、更早地塞进知识,谁就会赢。可是,孩提时代并不是这样一种形态,而是情感的,感性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绘本是适合孩子的非常好的艺术。

大人拼命地往前追赶,失去了生活本来的丰富性。】这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一段话。

这些想法正好也是我所想的,阅读的意义在哪里,真的是,你能看到了他的重要性,才有动力去坚持!

文章很多节选均来自《绘本之力》,喜欢的朋友可以入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阅读路上,踩过坑也收获着感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lq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