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社交是指那种无法给你的精神、感情、工作、生活带来任何愉悦感和进步的社交活动。——来源网络百科解释,仅供参考
为什么突然想写这个主题呢?
是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身边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感。明明参与了一些社交活动,但是却令自己浑身不自在。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大家都知道,人的性格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这两种人的性格表现差别之大,有时候真的非常明显。而实际上,人都是会伪装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兼具双重性格。只不过,我们可能会发现:这种双重性格的表现,更多的是被体现在内向型性格的人身上。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就是内向型性格的人,对自己社交状态的一种切实描述。
也许他们大多数时间,表现得很安静、乖巧,甚至是腼腆。而实际上,可能只是一种伪装。
安静的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走不出来的人,可能会有自闭倾向。但是,更多的人相信不是那么容易走向极端的人。
表现得很安静,只能说明他们,在某一个特定社交场合,没有遇到和他们有共同语言的人一起嗨皮。
同样地,外向型性格的人,给人感觉热情、豪爽。“性情中人”,这个词常常是我们对于这类人的直接评价。
而我想说的是,你所感觉到热情,也许只是一场表演,只是演得比较入戏。再爱热闹的人,也会有安静的时刻。
这当然,是都是由和他们对话的对象所决定。
众人眼中的“无效社交”,为什么会被提出的这么普遍?
因为我们彼此都很忙。
我们的生活过程,不是在学习,就是在上班。读书的时候,也许还可以开开心心的和同学聊天。但是,走向社会上班赚钱,讲的太多往往言多必失。
我们其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过去,我们父母辈的人,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甚至可以说是单调。并且,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大的人员流动性。
人的流动性太强,没有相对稳定期。加上一些地缘因素,尽管现在的通信手段这么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是仅仅维持在表面。
要命的是,我们明白这么多道理,轮到我们自己,也是没有办法放下对世界的防御之心。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人的爱,只停留在互相无害的阶段。我们可以在乘坐列车时,对着对面襁褓中的孩子微笑,可以短暂和孩子母亲交谈。
更多的情况是,对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陌生人”甚至包括我们的父母与手足。
我们彼此无法卸下伪装,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只拥有自己这颗孤独的灵魂
有一种仿佛身处法家学说盛行的时代。韩非子在教育王,睡在你枕边的妻妾是对你有危险的人,对你低头的群臣是对你有害的人……
真心需要在对等的关系建立后再表现。对我们来说,无效社交的存在很普遍,但自己要明白:你的能力和位置要对等。
然后,才可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某些推不掉的场合,你的位置是观众,就做个安静的观众。你的位置是演员,就好好的表演。
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彼此只能尴尬的聊着,我觉得这是最浪费生命的事。没有知音在,就算零社交又能怎么样?
END
愿我们在世间能够遇到知音
愿我们的才华终有一天能撑起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