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的《浮生六记》,包含卷一《闺房记乐》、卷二《闲情记趣》、卷三《坎坷记愁》、卷四《浪游记快》、卷五《中山记历》、卷六《养生记道》,其实最后的两卷已经遗失无法找回了,所以确切的说,应该叫“浮生四记”才对。但是,在已经集结出版的四卷中,看了卷三《坎坷记愁》后,宁愿丢失的是这一卷,其它的五卷都在该多好。
卷三《坎坷记愁》记录了沈复与其妻子从相亲相爱到人鬼殊途的经历,与其说是沈复的人生中最悲痛的记录,不如说是从另一个侧面描写妻子无奈且饮恨离世的坎坷人生。早知道这一卷如此的凄惨,我就不看了。
正如我宁愿这一卷记录了沈复一生悲伤记忆的内容丢失了一样,人总是喜欢去选择记录人生中那些高兴、欢愉、幸福的时刻,而想将那些忧愁、痛苦、悲伤的时刻从记忆中抹去。只是,即使卷三丢失了,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没有人能规避。
如果你看过央视的纪录片《园林》,又看过沈复的《浮生六记》,那么你应该对中国的山水园林和文人的闲情雅致有些许的了解。那个沈复的妻子拿着茶包放在荷花芯的画面,一直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我所向往的,也正是这般闲云野鹤的生活。
只是,沈复如此精致和恬静的生活背后,也有这般坎坷的经历。正如我们只看到别人安逸的生活,而无法去体会其中的辛酸一般。我想,能够从沈复的字里行间去体味他失去妻子的悲痛和平日里在生活的细致末梢中透露出来的对妻子的想念的人,又有几个?
生活就像放在荷花芯的茶包,除了荷花的清香,还有茶叶的苦涩。它同时存在于这一杯茶水里,就看你是品味飘着荷香的茶水,还是透着苦涩的荷香。我们没有办法去过滤和分离其中的味道,经过荷花芯熏浸一夜的茶叶,固然会沾染着清香,但茶本身的苦味,却是任凭放置多久,荷花的清新味都没有办法去除的。
这就像人生,总是喜怒哀乐贯穿一体,没有人会苦一辈子,也没有人会乐一辈子。高兴时的遗憾、惋惜时的庆幸,愉悦时的忧伤、悲哀时的欣喜,就像那一杯茶传递出来的味道一样,香中带苦,苦里透香,就像人生杂糅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总是在热水冲击时热情高涨翻滚欢腾,又在人走茶凉后黯然神伤心灰意冷。
或许,沈复在品茶时能感受到的香和苦停留在舌尖,当他放下茶杯,移步走到窗边,看着夏日荷风清韵、鱼戏荷间的时候,应该也能体味到苦涩之余,茶水带来的回甜。
入口微苦,回味清甜!沈复的人生,就是很多普普通通人的人生,他在自己的自传里记录下悲痛的一卷,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回味一路走来,生活的苦涩和甘甜,正如妻子亲手泡制的一杯清茶一样,苦尽甘来。
如果把这十年来我所写下的文章编辑成一本书,其中也会有“记愁”的章节,也会从字里行间传递出思念、惋惜和愧疚,只是这个章节所透露出来的“苦”和整个人生放在一起,也不过是刚喝进嘴里的茶,等到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境界到来的时候,我就能从这丝丝缕缕的苦涩里,回味这份经历带来的甘甜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