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历史哲学》共读实录
时间:2018年9月9日
地点:大唐双语学校
内容:《历史哲学》 附录二(牟宗三)
领读人:江子
1. 综述
整体上,因为前面我们读了《中哲十九讲》《中西哲汇通十四讲》加上《圆善论》,所以了解牟先生的哲学背景是从康德下贯至黑格尔,《圆善论》就是他以康德哲学为背景来与中国哲学打通,就是相当于把中国的国学,然后赋予哲学视野的梳解。中国的国学不能单纯的从“国学”去看,这么去看可能只是从文采,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道德箴言等角度去读一读背一背就完了,好像它不涉及到高深的哲学思辨一样,而前面提到的几本书中,牟先生用康德哲学重新梳理中国哲学。这本书乃是牟先生以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欧洲哲学去梳理整个中国的历史,那么这个梳理方式跟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当年学中国历史看中国历史的角度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2. 哲学全体之三面
文中,牟先生提到“主观实践”一面,“客观实践”一面,“纯理性思辨”一面。读过《中哲十九讲》,大家知道,牟先生讲,所谓学问无非都是一孔之见,没有绝对真理。我们要理解这句话。学问都是在某一个孔里,自圆其说,在某一个孔里,真理得以是真理。
如果粗疏地分一下类或者说大致把它分成两类,这个真理和学问无非就是两方面。我们老百姓日常也会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好像有人在讲理论,有人在讲实践。既是一个通常的说法,这个说法显然是不根本的。牟先生讲的两方面,一类是关于实践的学问,一类是关于思辨的学问,但都属一孔之见。
西方思想主要的是偏向纯理智的思辨。判断这一类学问的是或者非,对或者错,判断的标准就是逻辑法则,特别是有一套外在的、形式化的、符号化的逻辑法则,延伸下去是逻辑实证主义。西方的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大抵如此。如果判断数学上的一个命题是对或者错,那就必须要靠逻辑推理;如果判断化学物理生物上的一命题是对或者错,那要靠实验。但这是一孔之见,是在这个领域判断真理的方法。
但中国哲学是实践哲学,你就不能用逻辑法则进行判断,否则的话你会好像什么东西都粘在一起,所以有一些西方的哲学家,甚至包括黑格尔都比较看低中国儒家学说,因为你要用那套西方的判断真理的标准来判断我们的哲学是必定要出问题的。而实践哲学的法则是什么呢?实践哲学的法则简单来讲就是存在法则,就是说你得依着你所秉持的信念活出来!你讲的天花烂坠,那没用,而要将你关于什么是生命之存在,对它领会到什么程度,把它当下呈现出来,也就是用你整个的生命将你对存在的领悟活出来。
它是一个活出来的法则,不是言说的法则, 不是推理演算或实验的法则,而是你领会到什么程度,就呈现到什么程度,它是一个存在性的真理。这是中西方哲学根本性的不同。
实践的学问又细分为主观实践和客观世界。为什么要分主观实践和客观实践,文中没有细说,但大家可以稍微的理解一下。主观实践一面偏向于那些高僧大德,先贤圣哲,主观实践就是,他的领会远远超越他所存在的那个环境、时代,他是先知,是创造语言的人,他不是跟随着某个人去实践,而是将自己最深刻最独到的领会当下一体呈现。
客观实践通常来讲就是接受历史文化的捏塑。如孔子的三千弟子。这些弟子也是在实践,但是他们是弟子,他们在渐修,在做当中领会。如果没有孔子没有老师,很多地方他们是领会不到的,所以他需要有最优秀的人去启发他,那最后跟他自己的领会有么关系呢?有关系,但至少有一点客观性。就是说,我可能自己还没领会到,但我感觉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那么我愿意然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传统中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更不用讲西方宗教氛围中的信徒了。民间老百姓有时候讲得会让人觉得神神怪怪的,然后有人信有人不信,怎么办呢?一句话就好:信则灵。这些角度,整体都是偏向客观实践的。
牟先生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单独要把主观实践和客观实践拿出来说呢?
这就是一个关乎历史,关乎文化的大问题。就以我们南明的课程系统来说。在开学时,我说,我们培养的孩子何以成为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未来出国之后在精神人格上低人一等?不是别人把你当做二等公民,而是自己的精神人格立不起来,是塌着的,自己的内心是空的,你怪不得别人把你当二等公民。别人为什么要把你当二等公民?西方的民主社会其实在人格上更愿意讲究平等,更愿意相互启发交流,只有那种奴役的、专制的社会,它才可能由屁股决定脑袋,位置更重要而不是人格更重要。但民主的社会,从整体来讲,肯定是人格更重要。不是别人看低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文化的历史的血脉被割断了,滋养我们精神人格的土壤被剥离了。
所以长期以来,青年人的精神人格没有得到足够的滋养,是荒漠化、贫瘠化、空心化的,慢慢地,信仰迷失了,精神人格坍塌了,存在之价值和意义虚无了!所以,从客观实践一面来讲,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让我们孩子的精神之根深深地扎进唐诗宋词儒释道当中,那么当我们领会唐诗宋词孔孟老庄的时候,领会儒释道的时候,我们愿意亲身去践行。比如说我们领会了儒家思想,我们愿意按儒家思想去践行,领会了道家的思想,愿意按照道家的思想去践行,那么这就偏客观实践多一点。不过这个中间分寸感是很微妙的,需要慢慢体会。对于先贤圣哲而言,他们的渐修和顿悟是并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哪怕是先贤圣哲,先知式的人物,可能在早年求学的过程中,在他说“吾从周”“述而不作”的时候,那个生命时期可能是偏向客观实践的。当他最后做到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那个生命状态可能就更偏向主观实践一点。纯理智的思辨这一面,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哲学不走这个路子,这是西哲的路子。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绝对的主观实践就是那些先贤圣哲,孔孟老庄;一般的学生或信徒,一般的学校教育可能都是偏客观实践,这算是个相对的说法。
3. 实践的三个层次
牟先生讲实践有三个层次,即:解悟,证悟,彻悟。
解悟就相当于是刚入门的学生,你需要老师进行反复的解释才能有所领会,就像我们今天坐在这里,你前面以已经共读过若干本书与刚刚坐在这里参加共读是完全不一样的,刚刚开始共读,虽然模模糊糊但也有所领悟,就是“解悟”。
证悟就是以身证道,但是看上去苦呵呵的,就像朱熹临终前的那一句说法,或者就是经常给人们一种“苦”的感觉。比如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就是很艰苦的去领会,并把自己的领会活出来,这就是证悟,就是一个苦行僧的状态。
彻悟就是境界再高一点,就是别人感觉甚至自己感觉在物质生活方面清贫一点,但是这个清贫不是对真正有领会的人而言,只是在物质层面保持极简,是去掉了应当去掉的东西,而只关注内在的精神,那么他的生命就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其实也就是孔子晚年的那种状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样子!
借着刚才朱熹所说,牟先生将真正有领会的人,彻悟的人叫“息”,证悟的人叫“休”,当然这是一种比附的说法,其实就是在实践层面三种不同层次的领会而已。
提问:西哲的境界是不是仍然存在于解悟这个层次?
答:解悟证悟彻悟都是就实践层面来说,就实践哲学而言,而西哲是偏理性思辨的(这里不包括存在主义和神秘主义等),所以按照牟先生的说法,西哲是无法用“悟”来解释的,“悟”就一定是关乎生命本身的存在,是与自己生命相通的才能称之为悟。西方的主流思想基本上都是偏思辨,是主客二元对立的,不是关乎生命的。有时从科学主义的角度讲,要做最客观的观察,那就要把个人的情感、好恶、意志等等,都要去掉,否则就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就无法获得具有绝对普遍性的真理,这是一个极端主客二元对立的形态,所以谈不上“悟”,最后得到的结论也只是看它是否符合形式化的逻辑法则。
中国哲学是要树立道德主体的,西方哲学是强调主客对立的,要保持客观逻辑性。如果逻辑上崩塌了,那也就没法成立了。但是中国的哲学不强调逻辑而是更强调实践性。比如说佛家的因缘说法,是没有逻辑性的,比如孔子给他的弟子讲仁讲孝,弟子问的问题是一样的,但孔子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这其中逻辑法则又在哪里?而且中国哲学里面有很强的类比系统,就是说我不给你讲逻辑,我主要是给你讲故事,听了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了。这成为了中国人比较喜欢的、能够接受的一种说理方式。
记录整理:刘俊平 小龙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