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是第三周了,从迷雾中行走的我开始逐渐的识别了方向。
第一周的我虽然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面对班上五十来个孩子的一无所知我还是慌了手脚,一时间无从选择,好在我还算是老教师,也积累了些许的经验,我快速调整了学习策略,总算没有搭错车,走错路。
教案,是需要放在前面引航的,可是很快我们就会发现教案需要放在后面修缮。按教学规定一节课一个单元,但是我们学了两节课还觉得无法前行。孩子们的接受差异太大,而我总是力求完美,不想让一个孩子掉队。很快我发现我又一次高估了自己,三周了,班上有十多个孩子连26个字母都写不全,单词听写全是汉子,有的连汉子也不会写,只是数字1234…有时我也想不明白,小学四年的英语课上他们在干什么?怎么不学也不该收获个零?
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谁都知道,说这话的,都是那些从来不用去教室讲课的人。反正站着说话腰也不疼。
工作中安静做自己就好,任它东西南北风,像南瓜一样默默成长就够了。
眼到之处自然会有美好。早上孩子们已开始养成晨读的习惯,还没走进班,就听见读书的声音,这让人倍感欣喜。相比之下,三班比四班要强一些,这得益于三班有积极参与领读的小贾同学,而四班的科代表是个女孩,虽英语程度不错,但胆子小,声音更小,下周要及时做出调整,请胆子最大,性格最泼辣的冯妮妮出马。
当然这些并不值得炫耀,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的思维开始打开,他们对句子的认识不再单板,他们开始学着去创造,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比如这个句子: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死背下来,而是把句子做出不同的角度改变,比如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再如Who's your favourite teacher?……. 只要他们愿意去想,我觉得这就是在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开学第一天我告诉孩子们,我是一个很笨的老师,从我这里他们学到的知识有限,但我希望他们更多学到的是会思考,知判断。
所谓学问就是这样,学和思结合才能真正的把文本内化并吸收。英语学习其实就是读写思,听说练,这没有什么界限,就是一锅乱炖。
单词检测了两个Module,第一次测的时候,班上全对的只有12个,而最后一次测的时候,达标的孩子竟然达到了近40个,进步就是成长。
下周还是要进行复习检测考试,我需要发现更多有潜力的孩子,我必须为下周的小组学习做准备,七年级必须抱团行走,引领孩子们合作学习非常重要,所谓“独行快众行远”,懂合作,会合作,乐合作,向优秀学习,这些都是品质养成教育。
当然,我做的不完美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过分重视了听说,写的练习少了很多,这样会造成孩子们眼高手低,对今后的学习反而是最大的不利。
虽有优秀孩子开始显现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是我们依然要追求“早有蜻蜓立上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