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我家的“暴力”语言--同心成长记

我家的“暴力”语言--同心成长记

作者: 莹千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15:55 被阅读0次

文/莹千

我家的“暴力”语言

事件一:同同在卫生间洗脚,秋裤边浸到了水里。爸爸很生气,说到:“哎哎哎,看看你的裤腿儿,你咋不穿着袜子洗脚呢?”

事件二:儿子吃东西,把酱弄到了身上。爸爸很生气,说到:“多大了,多大了,你俩跟个小孩似的,丢不丢人?”

事件三:老公在睡午觉,同同心心在玩儿,他俩在完成着一项重要“工作”,把绳子系到门把手上。“砰砰砰~”发出了很大的声音。这个声音打扰了爸爸睡觉。爸爸大吼到:“干嘛呢,你俩干嘛呢?吃饱撑的是不是??”儿子听后心里很不爽,使劲摔了几下门,跑开了。

上面几件事情中,爸爸的本心是让儿子做的更好,可是说出来的语言却是带着讽刺和挖苦的指责。孩子听到后潜意识里的声音是:我真笨,这点事都做不好。低自我认同,低自我价值。不自信,就是从这样一点一滴的事情中积累而成的。

最好的做法是,用描述事实来代替讽刺。

“同同,裤腿儿也湿了”

“番茄酱弄到衣服上了哦”

“你俩的声音太大,吵得我都没法休息了”

当我把这些说给文先生听的时候,他觉得力度不够大,怕孩子不听。是啊,什么原因,我们觉得要对孩子“飙狠话”他们才能听呢?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如何说他们才会听,说什么他们才会做,用他们爱听的话来立规矩,那现在就不需要“飙狠话”喽。问题还是在父母身上,毕竟两个儿子才5岁8个月。如果我们人在四维空间,大人不断地挖苦讽刺孩子,在10年后会把孩子打造成什么样,也许我们会立刻马上停止对孩子的讽刺挖苦。

其实,不用往后看,只要在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你周围的同事讽刺,挖苦了你,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孩子跟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

这样的讽刺似曾相识,好像我小时候也被父母这样说,文先生也是。这就是原生家庭的传承,我们不知不觉吸收了父母的意念,价值观再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孩子。

感恩我家的文先生,经过沟通,他很认同我的想法。文先生又说:“说着容易,改变不容易啊”

是的,改变不容易,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一生的,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就是为了能多一份觉察,当我们嘴里再说出这样的话,或者还没有出口的时候,就觉察到:“哦,暴力语言,不能说。”

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你现在正在给你的孩子创造着他的原生家庭环境。

(同同和心心是我双胞胎儿子的小名,5岁8个月,我常常统称他俩为“同心”。取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家的“暴力”语言--同心成长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zf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