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⑴召(shào)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召南指周朝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域。草虫:一种能叫的蝗虫。
⑵喓喓(yāo yāo):虫鸣声。
⑶趯趯(tì tì):昆虫跳跃之状。阜螽(fù zhōng):即蚱蜢,一种蝗虫。
⑷忡忡(chōng chōng):犹冲冲,形容心绪不安。
⑸亦:如,若。既:已经。止:之,他。一说语助词。
⑹觏(gòu):遇见。一说通“媾”,指男女结合。
⑺降:降下,引申为放心。
⑻陟(zhì):升,登。登山盖托以望君子。
⑼蕨:野菜名,初生无叶时可食。
⑽惙惙(chuò chuò):忧,愁苦的样子。
⑾说(yuè):通“悦”,高兴。
⑿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似蕨,而味苦,山间之人食之,谓之迷蕨。
⒀夷:平,此指心情平静。
【译文】
草虫喓喓在鸣叫,蚱蜢四处在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心中忧愁不安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心里安宁不忧愁。
登上高高南山坡,采摘鲜嫩蕨菜叶。没有见到那君子,心中忧愁真难熬。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心里喜悦乐陶陶。
登上高高南山坡,采摘鲜嫩薇菜苗。没有见到那君子,心中悲伤难言说。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心里平静又欣慰。
【赏析】
《召南·草虫》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歌。
第一章写女子秋天怀人的情景,第二章叙写来年春天怀人的情景,第三章写来年夏天怀人的情景。全诗表现了跨度很长的相思之苦。全诗言简意赅,纸短情长。
渐凉的秋风捎起冷意,枯黄的树叶落在草地上,这样的秋景映入眼帘,最易勾起离情别绪,怎奈得还有那秋虫和鸣相随的撩拨,将女子埋在心底的相思之情触动,激起了心中无限的愁思:眼前,秋风瑟瑟,秋叶萧萧,鸿雁南归,但她“未见君子”,因为她的丈夫还未有归期,让她开始焦躁不安。
时间流逝,季节轮回,和煦宁静的春日,草长莺飞,“未见君子”不觉又多了一年,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日俱增,忧心忡忡采着蕨菜,心情凝重,相思至切。
最后,在南山上采摘的野菜从春日的蕨菜换成春末夏初的薇菜,时间又已慢慢逝去,从“未见君子,忧心惙惙”到“未见君子,我心伤悲。”相思之苦,悲痛交加。
时间推移,情感层层递进,将这相思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烦躁而不安,恐惧又担心,等的时间越久,期盼越深,失望越重,思念越沉,悲伤更浓。
与此相应的,又是以虚衬实的笔锋一转,设想与丈夫“亦既见止,亦既觏止”的场景,“我心则降”、“我心则说”和“我心则夷”三句将这满心欢喜表露无遗,前后“既见”、与“未见”相对照,情感变化鲜明,欢愉之情跃然纸上。
只有见到他,才能平复那无尽的相思之苦;只有见到他,这火烧灼伤一般的心才能舒畅;只有见到他,才能让一切不安愁苦抚平消失。
这率真而热烈的感情,无不让人触动心肠。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54848/37edd9c1ef876ff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54848/5ddd4673cc34387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54848/5fba33e000e69a1f.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