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虽是在一个偏远的山区,虽然也很是迷茫,但心里还是腾腾地冒着一股火,总想做点什么事。
那时我很喜欢看中国青年报,乡团委订的,因为要糊墙壁,热心的团委干事给了我一大摞中青报,我趴在床上看了个够,《废都》就是在那时看到的,在我糊墙的报纸上连载,从此迷上了这报纸,最喜欢的是其中有关人生问题的版面,总想寻找到人生的意义,找到自己活着的证据。
又从这报纸上参加了一些征文,邮购了一些书籍,还从这报纸的启事上订了一份《中国青年研究》杂志,那时还是自办发行邮购的,一期一期寄来,封面设计都很新颖,每次我从邮局出来就一路看着这封面走回宿舍,感到自己好像在感受一种特别神圣的启示。
杂志里的文章其实不少看着都很吃力,但我居然看得津津有味,就在那时我看到了王小波的文章。
02
我发现自己居然能很轻易地看懂,这让我很惊讶。更让我惊讶的是,这样的文章我好像从来都没看过,这思想更是从没听说过,但却感觉那么有道理,而且还有种痛快感。
一篇是《我看国学》,文中说中国孔孟等说的话无非是些为人处世,处理人际关系的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或者能想出,没什么新东西,所以也没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而西方科学家法拉第、爱因斯坦等的理论就不同了,是我们不可能想出的新东西,真正很伟大,让你不得不佩服。
我当时看着这文字都呆了,虽然我对孔孟等人的言论也不太懂其中的妙处,但对他们还是有种本能的尊崇的,当然对于法拉第尤其是爱因斯坦我也是非常崇敬的。
另一篇是《有关崇高》。这是一篇令我更加震惊的文章。
文章从70年代一位青年下河去追一根被洪水冲走的电线杆而被淹死的事情写起,我们该不该去救?
那个年代的人自然义无反顾,甚至有人说就是一根稻草也得跳下去捞,但他反问一句:人的生命与一根木头哪个价值更高?他说洪水冲走国家财产,我们年轻人有抢救之责,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总要问问捞些什么,捞木头尚称合理,捞稻草就太过分了。
也许因为从小接受正统的教育,还有父母那些五六十年代书籍的影响吧,我从小把道德看得很重,大公无私的崇高思想是我最向往的境界,对于种种功利性的言论一向反感而不屑,但在这段文字面前,我却被震住了,第一次冷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
从18岁以后被“生与死”的问题困扰,对生命本身已经有了某种敬畏,因此这篇文章关于人的生命价值的观点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共鸣,从而对由此引发的对“一种虚伪的崇高”的思考也很快接受。
那时我单纯的眼光也已开始看到身边看似平常美好的人和事后面的不洁乃至丑恶,茫然的同时我开始对自己一直深信不疑的许多东西,开始反思,这种怀疑与反思也许与小波这篇文章给的震动也不无关系,虽然这种怀疑与反思至今都没有结束,也曾让我感到痛苦而茫然,但我依然要感谢他。
当时我并没听说过王小波这个名字,只是这两篇让我震惊的文字让我记住了他。
03
几年后我才在书店里看到他的书,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两篇文章,却在扉页上看到了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的消息,我真的难以置信,也才知道他还是一个浪漫的“骑士”,记住了另一个名字——李银河,小波的夫人,正是她把他称为“我的浪漫骑士”。
我买了一本他的杂文集《思维的乐趣》,文章或长或短,都那么有趣而令人深思。
其实他说的道理想想也都好懂,有的实质上就是一种常识。
比如前面说的一根木头与一个人的价值孰轻孰重,但我们却常常没想到,其实是常常忘记。我们常常会忘记常识,比如文革中的许多事,回头看看竟是违背常识的可笑与可悲。
在这本书尤其是在《思维的乐趣》这篇文章中,他十分强调思考的独立性。有位哲人说:未经省察和剖析的人生是不值得生活的。我觉得小波则在说:未经自己大脑思考的思想观点和知识是不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
王小波的小说我一直没怎么读,虽然看到不少书刊上对它们评价很高。
其实在那本《中国青年研究》杂志上还有一篇小波的杂文《关于格调》,我却一直没什么印象,大约因为我那时象小波的杂文中批评的人那样,也把所谓“格调”看得比较重。
听说他的不少小说是写同性恋的,我就更不怎么想看了,《思维的乐趣》中也有几篇写同性恋问题的,他的夫人李银河竟是专门研究同性恋问题的,我颇为惊讶和不解,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化,国人对此渐渐宽容的态度,对我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吧,至少我能静下心来看小波这方面的文字了。他的文字依然是那么平易而又让人惊叹。
有人说我们中国不缺少聪明人但缺乏真诚有爱的人。王小波无疑是聪明的(而且他的聪明与传统的中国式的聪明是不同的),伍尔芙曾在文章中说:“英国的小说,从斯特恩到梅瑞狄斯,都在证明着我们对于幽默和喜剧、对于尘世之美、对于智力活动和人体壮观的一种天生的喜爱。”我觉得小波的聪明就与此相似,这也许与他留学海外的经历有关吧。但他同时又充满了真诚与爱,甚至还有伍尔芙颇为赞叹的俄国作家的一些悲悯情怀,这在他对同性恋者的态度中表现得最为强烈。虽然我还不是很理解和赞同,但我从他的文字里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
04
在网上我读了他的《黄金时代》,他的聪明再次让我开怀大笑,就象他说的:思维的乐趣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但读过之后,心里却生出一种悲凉来。
看到有人分析这篇小说的内在旨意,也许是我愚笨,竟然看不出,汗颜,但我的确感到他浅白的文字里有很深的含义,需要好好琢磨。
文中写到男女之间的文字,让我马上想起了他曾经写过的那篇《关于格调》,好象就是针对这部小说写的。
这篇文章是我参加工作不久在杂志上看到的,大约是九五、九六年吧,小说肯定是在这之前写的,当时他写得可能算胆大的,但放到现在看来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但读他写的这些文字,与读其他写性的文字的感觉完全不同,他的文字给人一种很干净的感觉,让人感到性是那么健康、平常而美好,无怪有位网友说:王小波的小说是最好的性教育读本。
我没有看过他更多的小说,也可能没能品味出他小说背后更深的旨意,但我读他的小说同样是一种很独特的,只属于王小波的感觉。
05
我仍然更喜欢他的杂文,虽然我也没有读过他更多的杂文,但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让我学会怀疑敢于面对(至少让我想起这些),体味久违的思维的乐趣。
说来惭愧,我并不知道他离去的确切年月,后来在网上才知道4月17日是他的纪念日。
回顾起阅读小波文字的过程,我发现他的文字中虽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聪明劲,但其实他通过这些聪明智慧的文字所要告诉我们的却都是一些常识,只是这些常识却常常被我们忘记,或者被我们当成愚笨落后,这时我们实际上也忘记了思考,只是随波逐流的学会了接受,学会了接受那些违背常识的东西。
常识就这样被“皇帝的新装”掩盖,小波则象故事中那个纯洁的孩子那样,站在独立的常识的立场,用浅显而干净利落的语言揭示那被“皇帝的新装”掩盖的真相,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这也是王小波一开始并且至今仍在打动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