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手机屏幕又华丽丽地摔了一次。手机膜又多了三道痕。还能用,请挺住。
2.早上早早地就下楼去打包早餐了,连续吃了三天的炒河粉,决定今天换个口味。老板娘,我要一条加鸡蛋的肠粉。卖肠粉的老板娘麻利地把肠粉蒸好,询问我一遍:"一条还是两条?"我往打包盒里夹入酸酸辣辣的土豆丝和泛着油光的炒茄子,一手递过2.5元,说:"一条就够了呢,打2条吃不完"。我没有和她说谎,好几个月前我打包的肠粉真的有三分之一喂了垃圾桶。肠粉里裹着油条,分量真的是十足,当然价格也是今天买的肠粉价格的一倍。出勤的车来之前就在等车的位置处三下五除二地把早餐给解决了。结果一个小时之后我就出现了饥饿的感觉。
3.领导马上要回国了,意味着他住的公寓将有一段时期的空置期。在准备回国前他把公寓里的饼干,面包等干粮分了给我们几位同事。我分到了一盒苏打饼,一包真空包装的蛋糕,一小盒的手指饼干。这些干粮能够在我上班肚子饿的时候派上大用场。
4.数着手指算着发工资的日子,竟然是明天。但是总会拖上一两天延迟发放工资的习惯真的令人头痛。打开支付宝查看零钱,只剩下42.92元的零钱,微信里的零钱也是少得可怜,只有1.26元。把它们全部提现,加上银行卡原本就有的6.3元,我的电子账户总余额为58.48元。不甘心地打开鼓鼓的钱包,发现里面都是1元及5毛的散钱。一叠钱数下来也有11元钱。把卖书获得的23元也从另外一个钱包里取了出来,全部钱加起来有92.48元。明天打算拽着这些钱买点特产给领导践行。
4.当初一时鬼迷心窍花了299加入了刷单群,结果硬是没有动手亲自刷过一笔单,也未曾发布过类似刷单能赚钱的传销广告。
"iphone7上市了,钱赚够了么?越努力越幸运,拒做伸手党。年龄小没时间不过是不努力的借口,真正想做的人就会想方设法地加入,不想做的人就会一直找理由,记住,你赚的钱不是给我的,收益的是你自己。"群里一天能够发很多类似这样的广告,仿佛唯有刷单介绍人进刷单群的人才是使用了洪荒之力在努力生存的人。估计别的都被定义为"不努力的人"了吧。
5.崔书馨的《你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并非不可替代》中有那么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什么是青年人的中年危机?就是你依旧怀有职场梦想,依旧热情到似乎没法被打败,但是发现梦想并不是原来学生时代模模糊糊的那般美丽。自己和同龄人被一种叫做"见识的筛子隔开,你虽然很努力,但是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距离拉得越来越束手无策。
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人非常的难,但并非不可能。其中过程的艰辛只有奋斗过后的人才知道。有效果的,方向正确的努力,才被称之为"努力"吧?
6.今天看到简书上有位作者写了一篇介绍他出来工作一年后所买的三百多本书的文章。不是很清楚那位作者至今为止把书架上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翻阅了多少本。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的书架的"壮观景象"后觉察到自己所购买的书多得能与那位作者媲美,可是被我完整翻阅过的书不足3分之一。我不得不承认我是真的患有囤书癖。这是病,我在治疗当中。
7.凌晨爬起来看了war-falcon推送的一篇读者的经验分享文章《生活杂谈-物的理念,兼断舍离》。文章的作者在近2年践行断舍离行动,近期在卖掉闲置的单反以后闲置物品所剩无几。践行断舍离的同时得到的最大的体会就是断绝物的杂念,进而专心做事,简单而快乐地生活。作者再文章中列举了以下4个观点,一是贵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二是数码产品闲置不用时赶紧出掉。三是物品使用频率越高越值得投资。四是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有品质的产品。
其中有一个点赞还挺高的评价是:"这是穷吧,哪里是断舍离"。
另外一个我比较赞同的评语为:"一向推崇,家里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一般一段时间都会被我整理之后放上闲鱼出手,既节省空间,又回收一部分成本。再入手喜欢的东西,金额大的就可以用来理财"
8.还没有领证就被木村拓哉高调宣布要娶的人除了工藤静香还有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