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喜欢看了鲁豫姐的书——《偶遇》,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那么长,我们会错过,也会遇见很多人。你曾经的求而不得,现在想想也不过如此。
如果一开始我们心中就有一个爱情标准,难道就因为我们年轻,我们孤独,我们一无所有,就退而求其次,变得妥协,变得老练,变得将就,变得学会骗自己了吗?
在这本书里鲁豫姐清晰地表达着自己的爱情观:我不将就,是因为我也不想被任何人将就。
02
这本书是以书信的形式回答读者在情感中的困惑。表达了当代年轻人在爱情中的磕磕碰碰:我是一个无趣的人,是不是不值得被爱?和男朋友在一起六年了,从一开始的无话不说到现在的无话可说,不知道还应不应该继续下去?找一个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
鲁豫也是絮絮叨叨地回复着,并没有说出什么具体的办法。因为没有人能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别人的话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就像鲁豫说的:这本书解决不了情感问题,但它可以让你在人生的至暗时刻感受到陪伴。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可是,2017年我经历的一切告诉我,无论多么艰难,那束光、那份暖,就在隧道的尽头等着我们。
03
曾经我们想着喜欢一个人就要为他付出一切,给他所有的好,即使他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完美,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对对方的好,也能感动,让对方因为我们的好去改变。
时间在长,我们的心智也在成熟,我们渐渐明白两个彼此相爱的人要想长久,不是单方面的好,不是一味的好,不是一厢情愿地去改变对方,而是我对你的好是对方所需要的,能接受的。不然我们一味的傻傻的好,在对方眼里就变成了压力。
曾经我们喜欢一个人,也许是对方的一个干净的微笑,也许是对方穿了一件暖心的白衬衫,也许是对方骑自行车帅帅的背影,也曾经幻想着有一个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只猜中了前头,可是我们却猜不中这结局…
曾经的我们喜欢一个人即使不了解对方,只是因为对方的才气和优秀,就那样傻傻地把他放在心里,放在嘴巴里,想接近他又不敢靠近他,想让他知道又怕他知道,想对他付出一切,但我们好像又没有什么好付出的,因为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
慢慢地我们发现优秀的人只能远观,不能亵玩,如果你自己不努力,自己不去提升自己,自己不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就像蔡康永说的那样: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我们也慢慢发现不管对方有多么优秀,多么有才,那都是他的,跟我们没关系。
张小娴说过:爱一个男人,可以爱他的英俊,爱他的聪明,但请不要只爱这些,他的聪明,他的容貌,他的个性,他的钱,他的事业,都是属于他的,只有他对你的好,才是他对你的情谊。是这份情谊,让你在他的生命之中有了一席之地,是他对你的好,让你变得独一无二。
怎样让这份情谊变得长久,变得踏实。我希望好的爱情应该是势均力敌的,你好,我也不差。这种势均力敌不是物质上一定要匹配,但是我希望我们的灵魂是相通的,三观是一致的,共同守护我们的爱情。
就像杨绛先生和钱钟书那样:女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最好的朋友;男是最懂他,最疼他,和女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伴侣。
就像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年轻的时候拜访冰心老人时,老人问:“谈朋友了吗?”铁凝说:“还没有。”接着老人说:“你不要急,你要等!”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铁凝终于在她50岁之际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华生结婚了。
后来铁凝说:“等待,不是被动,而是积极地去等待那个人和你相遇!”
04
现在的我们除了年轻还是年轻,我们一无所有,但我们不管是对梦想还是对爱情依然不将就。身边不乏会有这样的人劝你:“女孩子那么拼干嘛,找一个离家近,差不多的对象,就行了。”
差不多差多远才算多,如果我们现在选择了安逸,可能我们以后的对象会差不多,我们的工作会差不多,我们的生活也会差不多,然后我们在差不多当中慢慢放下了追求,放下了曾经呐喊的梦想,放下了我们内心的反抗,也成为了我们当初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自己将就,也被别人将就着。
《何以笙箫默中》有一句台词: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现在的我们即使一无所有,即使没有对象,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有出众的长相,没有捷径,但那又怎样,我们还是我们,还是那个不愿意随随便便妥协,将就自己,也被别人将就的人。
即使一无所有,但是面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依然是:工作需要努力,生活需要勇气,不管怎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不将就,做自己!
网友评论
未来终将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