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对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和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读后感
静心思考空间维度是人类经济活动不可摆脱的因素。经济学也具有的空间性特征。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区域锁定效用和知识溢出的局限性,导致经济在区域表现为经济呈块状分布,而不是均匀分布。就空间对经济要素的影响而言,主要表现在要素的规模收益、集聚经济、累积循环因果作用、市场开放度、区域贸易以及经济的二元结构。其本质都是因空间的存在而在经济系统表现出一种自我与空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使得经济系统受制于空间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系统的时候忽视了空间因素,它认为经济系统在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资本报酬递减的特性,因而无法来解释经济主体的空间聚集现象。因为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说话,由于经济组织的逐利性,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作用下,最后会发生资本丰富向资本稀缺的地区流动,从而各地区实现均衡发展。空间集聚之所以会发生,在于就经济主体而言,其内部发展会表现出经济空间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是由于平均成本以及固定成本随规模的扩张而递减表现出来的。而就经济主体相互之间的作用而言,不同经济主体往往发生前后向关联效应。从而使不同的相互联系的经济主体聚集在一起获取集聚效益,降低运输成本和沟通成本,也可以获得知识外部性带来的溢出效用。而这一切的效益获取都是由于空间的作用发生的,且随着空间距离远近效应作用逐渐降低。内部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的聚集效应使得空间对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导致的是要素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而资本的集聚效应则导致要素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因为发达地区的集聚收益更大,从而逐渐形成形成了核心——边缘的结构。空间的存在导致市场呈现出三种效应: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空间产生导致聚集效应从而导致空间经济的非均衡性,从而在市场效应和成本效应的作用逐渐强化,导致核心-边缘区的形成。经济系统初始条件的不同则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不同和发展程度的不同。累积循环因果作用下经济系统拥有自我强化机制和路径依赖的特性,从而使得经济向极化方面发展,使资源集聚在一方。当经济极化到一点程度之后又会发生溢出效用和发散效用,从而经济系统逐渐向均衡的方向发展。块状经济的特性使得经济在初期发展阶段在空间上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特点,从而形成城市和农村两个不同的聚落形态。从经济本质而言,城市是由于分工追求聚集效应而产生的必然。由于分工取决于交易效率,而城市的交易效率远远高于农村,从而导致城市的分工水平高于城市,从而形成更多的产业分类和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核心——边缘区的形成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于分工效率不同带来的工资差距导致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刘易斯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他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工业部门就业增长取决于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增长,而它又是由现代工业部门的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决定的。农村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其边际产出为零,即是使劳动力从农业中转出,也不会影响农业产出。从经济原理来说,过剩劳动力的存在实质是一种隐蔽失业现象。由于工业体系支付工资遵循的是边际产出原则,企业会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等于工资为止,否则就会不雇佣劳动力,从而劳动力边际产出低的就会排除在劳动力市场之外。但是农村家庭劳动力遵循的是收入分享准则,因而依据的是平均产出而非边际产出,即使过剩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劳动边际产出为零,也依然可以获得工资。因此只要平均产出等于参加其他活动的产出,就不会自动发生劳动力流动。其背后的原理在于农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生产活动,而工业是以单个个体为单位的生产活动。而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工资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产出所得工资时,就会发生过剩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农村劳动力存在数量、劳动时间以及劳动强度的张力,使得过剩劳动力转移出去并不影响农业产出。但刘易斯是假设城市是不存在失业的,可以源源不断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这个是不符合现实的。同时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城市存在失业的情况下依然会发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此,托达罗指出,人口流动是对城市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应,其数量为工作概率与预期收入的乘积与农村的工资比较。
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农村生产力必须得到提高,为城市工人和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提高粮食和原材料,否则转移也无法实现。农业和工业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个部分,必须同时考虑,而不是分割开来。工业对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工业为农业提供技术和机械支持,从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但是农业机械化是有条件的。由于农业生产使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因而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就十分的关键。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工业化将提高资本的替代弹性,从而以机器代替劳动力和役畜就会继续发生。但是由于加速原理,农业机器的价格比农产品以及农业劳动力的价格变动小,所以当经济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农业机械的运用减少。如发生萧条,农产品和劳动力价格下降,而农业机械的价格下降较小,就会造成后备劳动力对农业的替代作用,导致农民弃用机械而转用劳动力。从另一角度来说,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弹性不同导致了农村可以在经济繁荣是用资本替代劳动,而在经济萧条时用劳动替代资本。因此,只有具备三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才能将机器引入农业:农业价格足够高、劳动力稀缺而昂贵(由工业化吸收大量过剩劳动力来实现)、农业面积必须大到足以使机械采用在经济上的利益(土地制度尤为关键)。而这些条件也只要在工业部门工业化之后才能实现农业工业化。
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必然要求城市就业要不断的增加,城市就业的增长必须得到保障,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否则就容易发生动荡。与这由就城市发展来说,必须提高服务业的水平,而城市服务水平的发展依赖于经济发展。就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来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但消费不具有持续性,因为消费水平的增加依赖于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而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又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增加,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技术的提高、产业的升级来提高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来降低交易费用。而这些都离不开投资。因此投资的作用非常重要,投资比消费更具有持续性。而投资的实质经济剩余的增加,要想保证经济剩余的增加就必须提高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此时,在既定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条件下,知识创新能力、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家才能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通过提高资本的积累度来进行扩大再生产,再次基础上实现消费与投资的循环,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出口的因素也尤为重要,产出要想扩大,就必须来保证市场足够大。当国内需求得到饱和之后,只有把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市场,才能扩大本国的就业量。这就是为什么各国视出口量为重要的指标。当下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则是保证本国的就业量,而防止国外产品大量引进危害了本国企业。因为就业是社会的稳定器,对社会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林毅夫从产业发展战略论述了积累的关键。资本的积累取决于企业获得的剩余或者利润的规模以及经济中的个体储蓄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资源禀赋优势是特定的,等当一个国家的产业遵循比较优势的时候,由于使用要素的成本较低,当与最优的技术相结合时,就会造成企业利润最大化,从而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同时,符合比较优势时资本的回报率也会很高,从而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和储蓄率。此时,企业具有自生能力,其不会发生寻租行为,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当然,经济学在讨论很多问题都是有假设的,比如二元经济的劳动力流动,就假设了城市存在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无限机会,或者说假设了城市可以通过自生的发展实现劳动力的不断就业而没有失业。因此,在研究一些问题时,就会面对解释力不足。
可见,整个经济是一个系统,城市二元结构的差距是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的动力。城市由于聚集经济效应而发挥的领头羊作用。而农村则为城市提供原料、粮食、劳动力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只要在城市就业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农村不断劳动力流动才有其实在意义。否则只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