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抱不抱”的思考-杰优教育讲师徐中秀
以下文章是杰优教育讲师徐中秀原创文章,转载需表明出处。
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对于宝宝哭了该不该抱的问题十分焦虑。她看了很多亲子育儿书籍,得到的要么是模棱两可的含糊其辞,要么是冲突矛盾南辕北辙的观点。终于有一天忍不住问了出来。我认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于孩子哭了该不该抱的问题有着不尽相同的见解。
如果以行为主义心理学(这里指的是最初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来思考这个问题,那么就不抱。因为最初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如果孩子哭了我们立刻就去抱,那么孩子就会学习到“哭可以带来我想要的”“哭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和需要”等观点,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不分场合地使用这种方法。而如果孩子哭了我们不抱,反而等孩子不哭了我们再抱,那么孩子就会思考和反省并慢慢寻找到更多的方法来吸引大人的注意,这样大人就不必承受孩子哭闹的痛苦。
然而这时候的行为主义理论是不太考虑人的情感和情绪需要的,它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属于本能,而且其发展并不太受后天教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受这样的理论影响的家长曾经(包括现在)并不在少数,在20世纪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如日中天的时候曾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受到这样的对待,这对于孩子们来说简直堪称一场灾难。
从经典精神分析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话,孩子哭了是要抱的——尤其是婴儿。因为作为一个婴儿,他的生存能力很弱而生存的需要很强。婴儿哭是吸引大人来照顾自己、喂养和保护自己的手段,也是婴儿唯一的求生手段。如果这样的手段使出来却不能得到相应的回应,那么孩子将有可能陷入无力甚至绝望的境地。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创伤,这样的孩子在将来就有更大的可能性会出现严重缺乏安全感、极度自卑等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严重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
而现代育儿学家在这方面可能想得更加全面,方法也更加综合。他们可能会更关注孩子的年龄、哭泣的原因等。面对比较小的孩子(一般指1.5~1岁以下),基本上是要“有求必应”的,原因和上面精神分析的理解是一样的。
而大一些的孩子则需要区别对待。他们可能会因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哭,也可能因为情感受到挫折而哭,也可能因为身体受伤而哭(如生病、外伤等),也可能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不过这所有的情况都有一条同样的基本原则,就是“真诚共情”。我们首先要真诚地和真实地认可、接纳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重视的,自己的感受是被接纳的。单是这样就足以让很多孩子平静下来——尤其是因为情感受挫而哭的孩子,同时这种态度还有一个长期的“副作用”——让孩子接纳自己并形成自信和自爱的人格。
接下来就简单啦,如果孩子是因为过分的、不切实际的愿望未被满足而哭,那么我们就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及我们期待孩子怎么做;如果原因是孩子受了外伤,比如摔倒、磕碰、打架等,那就看事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要求孩子自己起来还是进行急救;如果是生病那就不用多说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