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岁岁年年里人不同,每到佳节倍思亲,每年端午都会引起一波回忆杀,很多年过去了,那人、那景、那味,清晰而遥远。
在陕西,粽子只有一个口味,那就是红枣粽子,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高,市面上的粽子口味也是千奇百怪,大肉的、五谷杂粮的、腊肉的、棒棒肉的…无论怎么升级,我唯独钟情于最简单最初的粽子味——奶奶牌红枣粽子。
小时候,对节日是没概念的,只要看到奶奶筹备材料,买糯米、红枣、粽子叶、包粽子绳时,那是满心期待,就知道要过粽子节了,在大点,只要看到地里小麦快成熟时,就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来啦。粽子叶是需要煮的,糯米也要提前泡好,这样米更容易熟一些,经过一轮精心准备,中午饭后就开始包粽子了,老家那边习俗是娘家妈给闺女送粽子,两个姑姑必然也能吃到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了,我也顺便过个嘴瘾。经过一下午的忙碌,粽子算是包好了,满满几大盆,奶奶的手艺,就像那经过长时间慢煮的粽子,每一口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无尽的关爱。每当粽子叶的清香混合着糯米的甜香在晨光中弥漫,我就知道,那是家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是最纯粹的幸福。经过一晚上的闷煮,粽子味也叫醒了睡梦中的我,这一天我肯定比平时醒来早,也不用闹铃了,麻利穿衣服洗脸刷牙,第一时间飞快跑进厨房,趴大锅边,那口水不知道咽下去多少次,迫不及待打开一个,美美滴咬上一口,那入口的香甜,唇齿之间都是满足,软且紧实,别提多享受。过完嘴瘾,才恋恋不舍背着书包去上学,奶奶则开始数数,一家拿多少个,我出门必然交代一句:奶,给咱们吃的留够哈,生怕给别人送完没我吃的了。不是大人拦着(说是吃多了不好消化),我不得一口气先整三个,才对得起我苦苦等待它一年。在我上高二时,奶奶离开了我,从那以后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粽子,高端包装的粽子吃起来也没味,村里包粽子的人是越来越少,粽子味也随之消失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面对再精致的包装,再昂贵的食材,心中依旧觉得少了些什么。因为,真正的味道,是用心包裹的,是爱的累积,是在每一个细节中渗透的温暖。粽子依然有还是那个形状,但是味道却变了,变得陌生变得有距离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67453/33789074e1299a3f.jpg)
又是一年麦浪翻滚,金黄铺满田野之际,端午节随风而至,敲响了季节的更迭,唤醒了深藏在心底的温情与乡愁。端午节,不止是一个节日,也许是一份情节,一份关于家,关于爱的故事。我知道那个老太太也会想念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