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生日快到了,昨天婆婆给我发来了一张图片,一个视频。
图片是她给孩子买了一套文具,视频是她计划给孩子买的一件羽绒服。
那套文具,大概就是朋友圈微商69元一套,她花了139元。
羽绒服是淘宝上那种常见的织里童模风,鲜艳喜庆的大红色,小图影影绰绰看起来模特还是个小男孩…...婆婆还补充了一句:原价要1000多,现在只要200多…...
总之,从审美、性价比、甚至模特风格和性别,一切都让我说不出的别扭。
更可怕的是,她说本来准备给孩子买一架钢琴,但是打电话给孩子,孩子说家里太小先不买,所以没买。
我的天,还好孩子给力!
听到钢琴,我瞬间觉得衣服和文具都不算什么了。
衣服和文具,孩子收到的时候,拍个照发过去,夸赞几句,让老人家高兴高兴就可以了。
好用就多用用,如果不好用,大不了就忍一忍,找个机会捐了。
要是买个钢琴,我可咋整?
为了钢琴,现在赶紧去报课吗?
孩子要不要学钢琴?去哪里学钢琴?钢琴是买还是租?身边有谁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买,买什么牌子?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培养孩子?
……
真的想一想就要疯了。
而且之前爷爷奶奶已经提出多次给孩子买钢琴,我已经明确拒绝了。
为什么明确拒绝了,还要绕过我给孩子买钢琴啊!
在这种“为什么”的质问中,我也慢慢冷静下来:
还能为什么呢?因为爷爷奶奶真的很想让孩子学钢琴呗。
虽然从现在年轻父母的角度,这是没有边界感。
但是公平点来讲,我们找他们索取的时候,也没提边界感这回事。
比如希望他们支援我们买房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来帮忙带孩子做家务的时候,怎么不觉得他们没有边界感呢?
婆婆还说了一句:文具礼盒专门寄了顺丰快递,周五就可以送到。
真的是很用心地给孩子准备礼物。
并且羽绒服买之前,也发来给我看了,在我“狠心拒绝”后,也尊重了我的意见,没有下单。
想一想,奶奶给孩子买礼物这件事,我没有任何损失,不出钱也不出力,最多也就是让我这个追求品质和极简的人,增加了一些想断舍离又无法马上断舍离的痛苦。
至于这么不爽吗?一件不合适的东西比奶奶对孩子的爱还重要吗?
我认为不好,也许孩子很喜欢呢?(补充:孩子收到了,真的很喜欢)
其实,也就是一种非要掌控的心理在作祟吧。
养孩子之所以让我这么累,也是因为我无法放松,追求完美,事事亲力亲为。
回想我比较忙的这一年,没有放太多精力在孩子身上,虽然有时候确实会有一些小状况,比如东西忘带了,孩子衣服穿多了,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
即使我自己,也不可能事事做到完美,而且孩子也不需要活在一个完美的环境里,我之外的人,也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没有什么东西比家人之间的相互体谅、相互信任更重要。
看到爱,感恩爱,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或许,我也是时候去了解下钢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