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项羽:​帝业方看垂手成,何来四面楚歌声。

项羽:​帝业方看垂手成,何来四面楚歌声。

作者: 起昭修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2:14 被阅读0次

    文/昭修

    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开始了他一生的最后一次出巡。

    之所以要挣扎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南巡古吕,可能与秦始皇时常挂怀的一句坊间流言有关:“东南有天子气”。

    因此,即便已是疲倦难堪,心力俱瘁,牵挂着千秋基业的秦始皇也不得不亲临东南方向的故楚之国,以震慑这个潜在的对手。

    可是,就在始皇帝南渡浙江的时候,他不知道两个故楚国的未亡人正冷眼瞧着他。

    始皇帝的黄屋左纛、千乘万骑非但没有吓着他们,反而引得其中一个后生说出了那句在历史上石破天惊的话:“彼可取而代之也!

    这个人就是楚霸王项羽。历史书里,他是无谋的莽者,是自负的霸王。

    李清照却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今天,我们不读项羽,不知性情为何物,更不会知道,一个渺小的人物在历史的洪荒中抹下重重的一笔需要多大的勇气。

    1

    公元前210年,22岁的项羽看到了秦始皇宏伟华丽的仪仗,他伸长脖子,看着秦始皇的威仪。忽然语出惊人:“这有什么,我可取而代之。”

    陪他一起来的叔父大惊失色,捂住他的嘴:“你不要胡乱说话,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的。”

    从此,这个叔父眼里学什么都中道而废、不求甚解的侄子让他另眼相看。

    一年之后,大泽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同年九月,项羽发动吴中之兵起事。

    又一年,陈胜被擒。与此同时,项羽的叔父项梁正在日益壮大。

    这一次,项羽被叔父别遣攻打城阳,

    这一年,他24岁,成了军中最年轻的统帅。

    从此之后,项羽一路扶摇。

    而攻打城阳的另一个人,却是刘邦。

    不久后,叔父项梁兵败被杀。项羽、刘邦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砀。

    2

    孙武当年没有学姜太公毁掉战船切掉退路的做法。

    而三百年后的楚霸王项羽,却在渡河攻击秦军时,破釜沉舟,只带着三日粮草与秦军作战。

    项羽士卒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个个以一挡十,杀的诸侯军心惊胆寒。

    这一仗,他以少胜多,从此项羽的大名威震天下。

    各路诸侯将领拜见他时,跪倒在地,不敢抬头仰视。

    这是巨鹿之战。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3

    而那日观看秦始皇仪仗的人群中,

    另有一人羡慕地说:“一个男人应该活得像秦始皇一样。”

    这个人就是后来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刘邦。

    大秦帝国灭亡之后,

    决雌雄、定天下的战争又拉开了帷幕,

    楚霸王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攻下只有十万人的刘邦,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赋予戏剧性的一次宴会发生了。

    这是一场杀气腾腾的宴会,人们的心思早已不在烹熟的酒肉之上。

    老谋深算的刘邦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还远不是项羽的对手,

    因此在宴会上卑躬屈膝,俯首称臣,使项羽的自尊心、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他更加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终于,使范增“碰杯为号,杀死刘邦”的计谋泡了汤,

    自鸣得意的项羽宣布天下罢兵,衣锦还乡去了,

    而刘邦被册封为汉王,率领兵马沿着川谷栈道退往汉中。

    但此时的项羽不知道,刘邦根本就没有满足于每天坐在汉王的位置上俯瞰汉中臣民,

    而是秣马厉兵,志在争夺中国。

    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退向汉中后立刻将栈道焚毁,用以迷惑项羽,表明自己无意东归,

    其实还有一层用意,防止项羽派兵追杀。

    面对危峰兀立、奇峰突兀的地形,一旦失去栈道,人们只能望山兴叹。

    也难怪项羽当年放心地领兵东去,毫无后顾之忧。

    粗心的项羽万万没有想到,汉军明里虚张声势地整修被烧毁了三年也修不好的栈道,

    暗地里却沿着一条羊肠小路——陈仓道,悄悄地直逼关中,

    在这里上演了一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幕,

    这出剧的导演是一名因钻过别人裤裆,被人们瞧不起的青年军官,韩信。

    项羽的军队彼时威风凛凛、兵多将勇。然而,这只军队已经接近他寿命的终点。

    4

    公元前206年,刘邦、韩信率军暗度陈仓,进军关中,平定三秦,

    老谋深算的刘邦从此牢牢占据了关中地区。并以关中为依托屡屡出兵,与项羽周旋。

    各路英雄连横合纵,此消彼长,在混乱中逐渐形成了汉楚两家相持相争的形式,

    刘邦虽屡战屡败,但进退有据,项羽似无往不胜,却疲于应付,逐渐失去主动权。

    公元前203年,被打得配备不堪的项羽,提出了和平停战方案,和刘邦订立盟约,

    项羽的军队也不再像往日威风凛凛,他疲惫、衰老、风光不再,

    在刘邦的军队前,他窘迫难堪,风雨欲来,大厦将倾,

    单靠项羽这样的英雄孤身支撑,又怎么能够支撑得住?

    多年的战争,像一条长鞭,哗啦一声把中国划成了两半。

    鸿沟以西归汉,以东归楚。

    从此,中国语言中又多了一个即可形容具体,又可形容抽象障碍的词汇——鸿沟。

    5

    鸿门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及典故,都是出自于两千二百年前的那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楚汉之争。

    仅五年后,项羽便为自己在宴会上的失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鸿门宴也因为这段传奇的故事,而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名词。

    在经过五年的较量,号称天下莫敌、盖世无双的项羽,被他嗤之以鼻、鄙夷不屑的小人刘邦围困在垓下,

    历史走到这里,转了个戏剧性的弯。

    当年在关中对垒时,项羽四十万兵马对刘邦十万,而今天则是刘邦四十万兵马对项羽十万。

    垓下一战,留下了千古传奇,后人有“虎落平阳被犬欺”来形容此时的项羽,

    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项羽,却不是一只聪明的老虎,

    在战争艺术方面,看似昏头昏脑的刘邦,似乎更胜他一筹。

    韩信用诱敌深入的计策击溃了楚军主力,后将尤做困兽之斗的项羽围得像铁桶一般,

    楚军弹尽粮绝,走投无路,汉军四面高唱楚歌,用心理战瓦解了楚军最后的斗志。

    项羽军在垓下,炊骨爨骸、兵困马乏,率领八百骑兵趁夜做最后的突围,

    汉军五千精锐骑兵追击,等他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羽迷路了,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往左去。

    他陷入了一片沼泽。汉军追了上来,经过一场激战,

    只剩二十八骑了。

    6

    项羽自杀前,喝了一口乌江水。

    面对乌泱泱追杀他的人群,他自忖不能脱身,对二十八个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非我不会打仗,是天要亡我!”

    滔滔历史,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所有的反抗总是无力,所有的尊严、骄傲,也不过是对自己的嘲弄。

    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汉军人马俱惊,退后数里!

    全军覆没的项羽走到了寒风瑟瑟的乌江边,也走到了他三十年生命的尽头。

    他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身负重伤。

    他拄着剑,却依旧站在乌江边,低头看着江水汹涌,良久,说不出一句话。

    风吹着他的身体,稍微使劲,就能一下子把他吹到历史的尘埃里。

    他用自己的战剑自刎而死,由于刘邦下令,得项羽尸体者皆有重赏,他的尸体转眼被瓜分。

    留在这里的只是一座空墓,

    人们一贯认为胜者王侯败者寇,然而,项羽却被看做是虽败犹荣的英雄,

    人们为他建立了祭祀祠堂,仅次于帝王祠堂一百间的规格,建了99间半,

    因为,项羽虽功高业伟,但终未成帝业,所以只能少建半间,

    叱咤风云的项羽一生,成为悲剧,

    然而最大的悲剧,是他致死也不明白他失败的原因,

    他不懂,当当年轰轰烈烈的业绩,为什么会转瞬间灰飞烟灭,

    那从来没让他看得起的刘邦,为什么会功成伟业。

    可惜历史不能变,项羽不是做帝王的天才,却是真性情的英雄。

    7

    一出霸王别姬给后人留下说不完的话题。

    公元2014年,裘继戎——《奈若何》 

    公元1993年,张国荣——《霸王别姬》

    公元1930年,梅兰芳——《霸王别姬》

    公元前202年,霸王别姬。

    轻和此曲,唱罢留欢。

    项羽虞姬,还在人间!

    风烟归忆,兜转千年。

    楚汉尘落,荣戎墨颜。 

    人生诸事,无奈若何?

    汉兵已掠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红颜剑舞别君王,英雄末路葬乌江。

    古今多少风流事,奈若何兮梦一场。

    人的一辈子,说起来很长,过起来也短,姹紫嫣红也是一辈子,断壁颓垣也是一辈子,但人间最痴情的,还是莫过于那句:“妾随大王,生死无悔!”

    人纵有万般能耐,可终也敌不过天命啊!那霸王风云一世,临到头,就剩下了一匹马和一个女人还跟着他!霸王让乌骓马逃命,乌骓马不去!让虞姬走人,虞姬不肯,那虞姬最后一次为霸王斟酒,最后一回为霸王舞剑,尔后拔剑自刎,从一而终啊!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李碧华

    项羽一辈子见过太多,但真正让他舍不得的,却是他给她的那把剑。

    既然济济乌江渡不过项羽,那就让虞姬的柔柔眼波渡他一世吧。

    “我还没有看够大王”。

    “妃子,想那刘邦已得楚地,孤大势去矣!”

    8

    三国时期郭嘉评论项羽说:“昔项籍七十馀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

    项羽生命的尽头,他自己曾这样评价:“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就仕途名位而言,项羽是幸运的。

    时危始识不世才,他抓住了时代提供给他的所有机会,青云直上九重霄。

    然而,这时世的兵戈扰攘,既是他一切荣耀的来处,也是他一切无奈的源出。

    项羽威震四方,小有中兴却难逃历史洪流。

    兵相骀藉,干戈未息。滔滔历史,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

    如果鸿门宴上他听了范增的话,也许他不会在乌江边发出“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叹。

    但历史的洪流就是这样,如果不是项羽,还会毫不留情地选择另外的一个人。

    这是他的不幸,也是适逢其时的每一个中国人的不幸。

    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身霸气震四方。满腔都是血泪史,可叹江边著悲歌。

    对于时代来说,项羽很小,可这个时代巨浪里渺小的人物,

    最终,让历史吐出了重重的叹息。

    9

    历史就是这样,有时候人造历史,有时候历史造人。

    他自负,他神威,他狂傲,他柔情,他刚愎自用。

    似乎那么多人只记得他兵败汉楚,只记得他自刎乌江。

    想曾,征战八岁矣,七十余战皆胜。

    惟那一次,毁他一世英名。

    天之亡羽。

    清代诗人卢润九替他感叹道:“帝业方看垂手成,何来四面楚歌声。兴亡瞬息同儿戏,从此英雄不愿生。”

    这里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乌江边的项羽,在向自己举起利剑的时候,是否想起了五年前的鸿门宴,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

    /昭修/

    “一颗心盼读尽天下书,一支笔愿写尽天下事”

    关注该公众号:昭修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项羽:​帝业方看垂手成,何来四面楚歌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oq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