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考研机构的时候,我带着很强的戒备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洗脑”,当然事实上一切的营销都是话术,适度即可,没有什么卑鄙与否,只要让彼此之间都获得应得的利益就是愉快的交易。可是那晚我却有些过度戒备,步步为营、咄咄逼人,实在不应该。在学府的这一个礼拜,虽然因为考试迫在眉睫的原因并没有让我过得有多么快乐,可是我是个悲观主义者,平淡与安静于我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我真切感受到了各位老师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对工作呕心沥血的热爱,这里是天堂,而很遗憾,我依然选择走向地狱。
所谓考研的恐惧、选择的烦闷、过程的枯燥,所有这些情感内容,都需要一个考生个体独自面对。关于我跟自我的厮打,对生活的较真,决定了我可能并不适合忠告,但这并不是我丧失理智,而是我敢于直面困难,对于任何事都无所畏惧。我不能一一列举我做过的蠢事,但无一例外,这些事都使我变得更加聪明,或者说让我看到了自己真正的智慧,错误并不都是丑陋的,我将因错误而格外耀眼。
在几近失败的高中时代结束后,我试图找寻失落的热情和智者的尊严,我曾经因为冲动和狂妄将他们丢掉了,尽管叔本华说“对于人类来说最好的安慰剂就是知道你的痛苦并不特殊”,但是我一直因为这种“痛苦”而长时间地挣扎和思考着,直到现在,重拾的信心让这种痛苦有所缓解,可每每回到家乡,有之前的老师和许久未见的同学问起我的学校时,依然让我羞于启齿。曾经我想去常春藤、想去伦敦政经,读书于我是一生的兴趣和事业,可现在都离我十分遥远。所以考研就像是我的涅槃,一旦成功,关于这座二线小城的一切都将成为我不再重要的过去,或者被加上一层凤凰浴火的涂装,只剩清晨满眼的金色和傍晚徐徐的微风。
我不知道对于我来说,青春是否结束,这段风平浪静的日子是否真的是我的黄金时代。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没有热泪盈眶的怀念,这一生当中经历的所有离别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十分平淡,时至今日,人类的许多感情我依然不懂,尽管我度过很多关于人文、社科、心理甚至是哲学,那些东西对我来说都是别人告诉我的概念,自身的“杂多”(康德哲学中对于人对世界最初感受的概括)却并没有形成。我一直觉得,只有在有了生活保障的前提下才有资格去感受生活,也可能是我对于这份保障的要求过高,既然我迟早都会为处境奔波,作为一个传统中国人,应当把这些事早做打算。
其实我早在一年多前就将自己的目标定在了复旦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并不清楚,或者说原因复杂一时之间竟无法表达,大家都在说这是雷区,也许到报名的时候我会向命运妥协吧,但是既然现在时间还早,我想去试一下,我觉得我应该去试一下。关于学习,除了小学入学时还少不更事之外,之后的一切选择都是自己做的,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于国家和社会不能说鞠躬尽瘁,但至少该仁至义尽。既然选择成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那就应当时刻保持知识分子应有的节操和态度,我想这不论在考研之前还是读研之后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不愿意考研报辅导班,既不是因为规划不合理,也不是因为师资不够好,而是因为我虽然生活自律,但我却向往自由,埃利亚斯•卡内蒂说:“只要你不活在别人的期望里,你就是自由的。在没有人爱你的地方,你就是自由的。限制你自由的最大的阻碍就是你的名字。不知道你名字的人,不会对你有任何影响。”,我喜欢规律的生活,但如果是在别人的规则下,就会令我浑身难受,整个高中时期折磨我的痛苦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所以我必须为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坦然负责,我想对于考研来说,心境是比任何事都更加重要的,所以我选择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