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糖梨。欢迎关注公众号,愿你我,不负将来。
邻座是龙山北过来的阿姨,上车时,她倚靠在车窗。快到常德时,问我几点。于是得知,她长沙西站下车,并且帮定了个临时闹钟,5点20,火车27到站。
到站,下车。一会儿,乘务员喇叭近乎嘶吼,这里是长沙西城际高铁站,不是长沙汽车西站!车里人都望向车外,这不是对阿姨说的,是对所有奔涌而出的人说的。
她回来了,站在门口,走廊中间,手握着扶手铁杠。她有点迷茫了,于是向周围咨询,只是乡音杂着模糊字眼,一直叨念着湘雅附二、长沙西站,还有348路公交。
懂了,是下错站了。周围人七嘴八舌,各种交通工具和走法。我查了下地图,基本没错。可明显,她更迷糊了,眼睛一直游离地扫视着每一个开口的乘客,听谁的?这是她眼睛里的疑问。
由于中转,我余有一个半小时,我想,我应该做点什么了。于是对她说,等会我带你过去吧,没事等会终点站下,先过来坐会儿。
然后咨询,并联系了他儿及媳,是湘雅二医院。348也是巧,上下行都经过附二医院,所以一开始,大家都给了不同的方案。而她上次来,是汽车,所以一直说长沙西站下车。
然而终点时候,不能出站!一查身份证,的确买的是长沙西,买错了。补票后出站,该我懵了:城际长沙站,和长沙火车站,是不同地方!
好吧,换交通,改287。服了,等了快半个小时,我俩都着急,于是改打的。路上提示她联系人接车,她说,没人。楞。难怪电话里的儿媳,长沙西348湘雅附二,也是他们重复的词语。
路过医院。熟不熟悉?是不是这里?是的,我到地质中学下。地质中学,她又强调了几次,那就继续往前。下车过马路,然而她又说,这里不是的,要去医院!啊,又糊了。
再仔细问问。原来,她是来这里看病的。上次来过,公交地质中学下。这次她一个人,要走原来的路。但真假西站问题、真假长沙站问题,把大家都搞糊涂了。
看路边有拉客,我问住宿,30不带卫。住不住?她说要带卫,而这里带卫的40。她说,这里她来过,她要去里面看看。
我看了看手机,问,你预约了吗?亲戚约了,明天看诊。好了,我想我可以告别了,作别。她说,后丝儿(小伙子),今儿真滴谢谢你,!^$#@%*-?~\<,等等。
看着离去的背影,真的万分感慨。
社会发展了,车快路宽,加快了两地流通,却还是让人找不到南北。传统继承了,却只会提建议,如何如何,却没有一个让你定下心来,笃定前行。儿孙满堂了,却没有一个,及时的到你跟前,嘘寒问暖,照前顾后。
真不知道,是悲伤,还是高兴。
这样的老人,不给儿女添堵,他们(觉得自己)过得幸福吗?这样的老人,不愁吃不愁穿,他们(的子女觉得他们)过得幸福吗?这样的老人,挤公交排歌舞,(那些路人觉得)他们过得幸福吗?
另外今天,愿意送一程的原因,是昨天听婶婶说,小学教书的叔,竟不敢一个人去长沙做年检,去复查。
各位,有笑的吗?不要笑,真的。一个没有出过本地,乡里或县里的人,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从来都是木讷和胆怯。
我想,每一个从大山里出去的人,或是闯入一个新领域里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触和感悟吧。
我想,今天遇到的这位阿姨,也遇到了这样的状况吧。
我想,哪些报纸上刊登的,走丢了的老人,也是这样的境遇吧。
我想,如果自己或是父母,遇到这样的状况,也应该会有人伸出援手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糖梨。欢迎关注公众号,愿你我,不负将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