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驿站—武汉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带着主席的这首诗句,体验这份舒缓畅快的悠闲,信步离开中转站长沙,继续我们下一站的旅行—武汉。
从长沙到武汉,虽然是从湖南辗转到湖北,路途却是很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高铁,就来到了这个火炉之地。
一直不明白武汉怎会有如此多的称呼,来到这里才知道是由武昌、汉口、汉阳通称为“武汉三镇”。倘偌去追溯历史,叙述的就不是这我三言五语可以描述的。
说它火炉,实也不为过,当之无愧。烈阳伴随着人流,熙熙攘攘地穿梭于这座城市之中,人声鼎沸,万头攒动。那最为有名的汉正街,遍地铺满的都是那琳琅满目的货品,让人忍不住地一次次流连,不舍离去。
离开喧嚣的都市,来到黄鹤楼,走近。
李白的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这样描绘“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记忆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有一种很美的情节,年年缠绵于这样的故事中,委婉清冽。却一直忽略了故人从这里开始了它的远行,告别了黄鹤楼,一叶孤舟顺着湍急的江水,一点点飘去。飘向了那烟花如雾的江南。作者目睹了故人的离去,伤感与不舍,惆怅又情深。
浮云流转千年,那一段送别的往事,如今已是风烟俱静,只有那巍峨耸立黄鹤楼,是这阳光下的见证者。默然静寂,安然淡远。缄默中的黄鹤楼,只看到了那个风中的影子,却已是接近尾声,不容删起。

这七月流火的骄阳,挡住了太多人的步履,偌大的一个黄鹤楼,四大名楼之一,在这个夏天显得有点寂寞,却合了自己的心意。
信步走来,慢慢品味,循着历史的遗迹,寻觅那曾经的沧桑与风情,这里聚集着太多的传说,从那高高翘起的屋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在仙境中腾飞,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
踏进楼内,满目的字画,精致的模型,典雅古朴,韵味十足。一步步登上楼台,远望那烟波浩淼的江水,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心在这一刻有了一份宁静,找到了一种归属。

离开这里,已是夕阳夕下,游人越发寥寥,张扬了一天的阳光终于露出了它疲惫的神情,跚跚而去。落日的余晖映照着这古楼,越发显出它的悠静与别有风味。
夜晚的街头更是热闹,把武汉城里的这份意境越发表现的淋漓尽致,达到了高潮。
不宽的街边小店林立,最为惊讶的是鞋店更是充满了每个缝隙,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堪为奇观。夜色在这里被舞弄的五彩缤纷,斑斓奔放。
广场边高亢的歌声更是点缀了无数人的热情,也点燃了自己的兴致,一小不小心丢失于这座喧嚣的城市中,也许此时此刻也真的很想让自己的足迹徜徉于这座城市里,继续听那流年的传说,继续搜寻那昨日的光影,渐渐唤醒这如水的记忆,不再留有憾事。
匆匆的旅行在这个七月渐行渐远,那留有一箩筐的故事,也让自己时时惊醒于午夜。丰盈于心的,印染于脑的,都述说不尽它的风姿与柔媚。
当有一天重新翻阅起这样的书页及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遥想当年那遍及河山的足迹,它一定会在一个有雨的日子里,悄然在耳畔碎念起这曾经的一步一履,想来这个人生也足焉。
油然,于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