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有的人是为了看偶像,有人是为了看故事,有人是为了看拍摄手法,有句话叫“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可是有的人,能从好的电影中总结出人生的智慧,教导我们如何去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人生。
下面所讲述的看电影的方法是以李欣频老师多次讲到的《盗梦空间》为例,结合了老师多堂创意课上提到的概念,以及老师著作中讲述的方法,总结而成。大家可以学会方法之后,运用到不同的电影中去,创造自己的电影之道。
《盗梦空间》中的重要概念:
概念一:什么东西最有繁殖力
柯布(小李子)说:意念非常顽强,具有高度感染性,意念一旦占据在脑中,就很难根除,意念成形后,就会根深蒂固,在你的脑子里。
欣频老师在《量子创意课》中提到了一个“清除种子法”“电影《盗梦空间》,男主角的工作就是帮客户在他竞争对手的脑里植入想法,他说只要把一个idea放在对方的大脑里,它自己就会像种子般地开始茁壮、蔓延感染,所以我们要随时注意,不要被别人下了种子,做别人价值观的奴隶而不自知。”
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植入了很多想法,但是我们自己却不知道,反而以为这个想法是自己的。去年我在拍婚纱照的时候,特别想拍一组水下的婚纱,锚定了心思,即使我不会游泳,我老公也不喜欢水下。甚至还想着拍婚纱照的前半个月去学游泳。直到影楼的工作人员跟我说,拍水下不会游泳没有关系,主要是不怕水,可以在水下睁开眼睛,要尽量长时间憋气,可以先打盆水自己在家练习一下。于是我兴高采烈地打了满满一大盆水,手捏着鼻子,把头埋到水里,我几次下定决心放开手,却始终放不开,身体浮现出了小时候在水上乐园呛水的记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是恐惧水的,虽然这个恐惧的记忆被大脑淡忘掉了,但是身体还记得,在鼻腔接触水的那一霎那解开了封印。于是我问自己,难道拍婚纱照不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吗?我现在带着这个恐惧去,只会让自己不开心,最后只得放弃了水下的拍摄计划,改成了马场,反而拍的特别开心,马场的照片还单独制成了一个册子。
就在我快要淡忘这件事的时候,一天跟一个朋友聊天,我看着他的头像,突然想起,他以前跟我说过自己拍婚纱照的时候一定要拍一组水下的婚纱,所以把上身肌肉练的特别漂亮,就是要在水下赤裸上身的时候可以秀一下。然后背景不要泳池的底部,而是要海底的感觉,光线从上面倾泻下来,他牵着她的手,好像在童话世界里。我听后,觉得真的很美很梦幻,但是转眼就忘了。半年后,预订婚纱照的套餐时,看到可以选择水下,就一头栽进去了。事实上,我真的喜欢水下婚纱吗?我甚至都不适合拍水下,但是因为潜意识被这位朋友植入了一个想法,就固执地一定要选这个,还以为是我自己做的自主的决定。
我们可以检视自己的大脑,检查我们自小至今被放进了哪些种子,然后柱状成长成藤蔓捆住我们。你可以从自己家庭所灌输给你的金钱、自我、感情的价值观,检查这些种子至今造成了什么好的影响、坏的影响。(引自《量子创意课》)
意念是会成长、会繁殖的,很多时候电视、媒体给了我们很多的集体意识,让我们忘了自我的价值。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先醒过来,知道哪些不是你个人意识,在找到你真正的意识,否则你的人生就不是你在过,而是你被植入的想法在过。
多少人因为“你都多大了,还不结婚”这句话,就跟一个只相亲了几次的人匆匆忙忙结了婚,然后开始了一连串的悲剧。我们总是被媒体、大众影响着去选择,这就是集体的木马程序。当你现在的目标跟别人一样时,就说明你已经中了集体木马程序,那不是正确的、适合你的道路。
你被植入了什么种子,可以从你的座右铭中找到答案。很多人很认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当然,它也可以为什么带来好处,比如当我们遇到难关撑不下去的时候,用这句话勉励自己、支持自己度过难关。但是它所产生的问题就是,如果眼前有三条路,你一定会选择会遇到困难的那一条,因为你认为“吃得苦中苦”才会成功。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是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成功的,边享受快乐边享受成功,所以“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不攻自破。这句话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人上人”的概念?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花上花”、“鸟上鸟”的概念,为什么人会有“人上人”的概念?标准是什么?标准是谁定的?这个世界的美不就在于个体的独立性、个性吗?
另一个清种子的方式,就是列出你最喜欢的事物、歌词、座右铭、电影、某位名人的故事......现在你要像是清理自家的花园一般,看哪些不良的杂草开始消耗你的土地(让你自我滋润度与信心开始不足的是哪些想法),哪些是好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持续让你又生命活力、乐于付出与感恩的信念是哪些想法),哪些种子已经成长了藤蔓围篱挡住了你与人、你与资源间的联系,甚至挡住了你勇敢想未来冒险的无限可能。(引自《量子创意课》)
关于这部分的具体问题,可以参考李欣频老师在2017年梦想蓝图课前让大家完成的“找出你的木马程序问题单”:
1.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你最怕谁生气?
3.请在自己的微博微信中,将自己的个人签名截图。看看是什么?
4.询问身边十个跟你很亲近的人,问他/她你最常说的口头禅。最常跟人说自己过去的“创伤、悲惨经历”(详述你是怎么说的)?
5.写下你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中哪一句歌词,你印象最深刻、戏剧对白、书或网络上的座右铭。
6.你记得你爸妈曾说过哪些话或做过哪些事你印象深刻?
7.写出你最讨厌怎样的人或是你讨厌身边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请至少写出三种(无上限)原因?
8.写你最烦恼、担忧、恐惧、害怕、被局限的事,请至少写出三种(无上限) +目前你的人生问题。
9.你写下自己有哪些特点(缺点)哪些地方需改善?这样想法形成了你的哪些优势?造成了现在或过去哪些问题?
10.写下你此刻对“生命”这两个字的第一感觉,第一个画面,包括:健康、幸福、爱、快乐、金钱...的第一感觉。
11.第一直觉列出你人生的十大伤痛事件,依伤害程度从最大到最小,你的感觉?对你现在造成哪些影响(正、负)?
12.你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独生子女议题)、同学、老师、最好朋友(包括过去的最好朋友不再联络的原因)、孩子、伴侣(包括过去的情人分手的原因)他们说过让你觉得受伤的话或让做过让你受伤的事是什么?你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对你现在造成哪些影响(正、负)?
我们可以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自检自查自身的问题出在哪里。
概念二:唤醒
当你看到你的家人或者朋友在做噩梦,不停大喊大叫、害怕发抖的时候,你会去救他吗?当然不会,你只需要把他叫醒,告诉他这只是一场梦就可以了。在电影《盗梦空间》中,唤醒是以坠落的方式进行,而在现实生活中则是以重大的冲击的方式,让你醒过来。
人生就是醒两次,第一次从此生虚幻的梦里大彻大悟,第二次从死亡之际中醒来,所以别把梦当真,好好玩梦,无论是失败或是死,只要醒来就没事。(引自《量子创意学》)
电影《奇异博士》中,斯特兰奇在经历一次重大的车祸之后,从逻辑、理性的思考走上了灵性、未知的世界的探索,其实这就是一次重要的“唤醒”。所有的灾难、死亡、病痛通通在提醒你,你现在的状态是可以变的,它不是绝对真实的,把让你觉得惊讶、奇怪的事当成一个唤醒的过程,你永远都会在一个很清醒的状态。
我们拿回自己人生负责权的方法就是:首先,辨认出离奇、不合逻辑的剧情,来找出剧本原设定。
《奇异博士》中,斯特兰奇是高超的外科手术医生,他可以同时做手术同时听出旁边人放的音乐的名字、所属专辑以及发行年份,同时做很多事情对于他来说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怎么会在边开车边看手机的时候发生意外呢?边开车边看手机才是两件事情啊。为什么命运给他这样的安排?就是要让他进入另一个未知的世界,是一个跟他现在所有理性思维完全相反的。
90%~95%的人的人生重大转折点都会落在28~35岁,而且会是我们最有优势、最强悍、最厉害的那个部分反攻我们。也就是说,你的最大优点会变成你的盲点,而成为你的致命点。这个蜕变是要让你完全醒过来,如果你提前醒悟,这个重大事件就会变得很小。
其实,这种意外的事件、重大的变故的目的就是要把你过去的框架打掉,让你破茧成蝶的力量,每一次的意外都是一个唤醒的过程。
人都会有重大的蜕变点,重要的是发生之后,你会往哪个方向走?
李欣频老师在课上讲了一个例子。欣频老师在波黑金字塔旅行的时候,不慎跌倒,尾椎骨折,当天就坐飞机飞回台湾就医。当时主治医生给的结论是3天后开刀,开刀后半年不能下床,而且手术成功的机率只有50%。当时欣频老师第一个想法就是抱怨,为什么导游没有提醒大家要穿防滑的鞋子?因为那里很滑,很多人都在那里滑倒了,但是主办方当时只是提前告诉大家要穿好走的鞋子,并没有让大家穿防滑的鞋子。但是欣频老师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频率处于低频的状态,于是老师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这件事想告诉我什么?首先,受伤后老师不能正常的弯腰、走路,不得不放慢自己的速度,所以这次事件是要告诉她,她的头脑太快了,身体已经跟不上了。然后,老师从小被教导“要守信”(这也是老师被种下的木马程序),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当得知需要在床上躺半年的时候,老师的第一个反应是即将开始的禅堂课怎么办?第一个反应竟然是想到别人,难道自己的健康不重要吗?于是老师告诉自己,接受将禅堂课取消,放下“守信”的念头。最后,想办法将自己变成感谢的状态。感谢自己之前走了足够多的地方,感谢自己还活着,感谢自己还领悟到很多东西。一直不停不停地感谢。然后第二天换了家医院和医生,这次医生看完X光片后说,这不是新伤这是旧伤,不用开刀。10天后,又找到另一个大夫看了X光片后说,这不是新伤也不是旧伤,这是天生的。这就是发生在欣频老师身上的实例,频率改变导致同一张X光片3次不同的解释,而且一次比一次好。最终将一次很可能会很严重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可以非常清楚地选择你要的状态,拿回自己命运的百分之百的自主权、负责权。首先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引发这件事?这件事想告诉我什么?从中去领悟。然后将抱怨变感谢,提升自己的频率。当你的频率换了,版本自然就换了。
“唤醒”这部分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唤醒音乐”。影片中,当他们听到《Non, Je Regrette Rien》这首曲子时,就知道要醒过来了。欣频老师也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有次她在土耳其旅行,看到两个人因为杀价吵到快要打起来,这时,伊斯兰教唤拜的音乐一响起,两个人马上停止争吵,放下手中的东西,虔诚地跪拜在地上开始祈祷。等音乐结束,祈祷结束后,两个人就像换了个人,心平气和地开始讲话。这个故事给我们启发:我们能不能给自己设定一个唤醒的音乐、唤醒的时间,每当这个时间一到,音乐一响起,就停下任何事情,开始想自己从早上到现在,做了哪些事情,这件事跟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有没有差距?还是说我一直都在把时间浪费在无用、无聊的事情上面?每天给自己安排一个反省、反思的时间,让自己永远活在比较清楚的状态。
概念三:怎么辨别谁在谁的梦里面
影片中,莫尔通过一副画辨认出他们是在阿瑟的梦中。
你要先判断出在什么样的梦、在谁的梦里。
欣频老师在《量子创意课》中有详细的描述:
我前后与三位不同友人看《盗梦空间》的三次经验,最能呈现影片中提到“此刻在谁的梦里”的概念。我第一次与一位修行的好友L一起去看,很奇怪的是,在看电影之前之后,我们所经过的电梯、电扶梯都离奇故障,都得走楼梯。我当时就跟L说,这铁定是你的梦不是我的梦。我的梦境里没有楼梯,因为我速度很快、很讲效率、不爱辛苦劳动,而L是一个非常认真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人,与我的天马行空完全不同。
第二次是带一位好友的15岁孩子去看,他要上火车来台北前就问我:“台北会不会下雨?”我说不会,因为气象预报没说会下雨。结果跟他看完了《盗梦空间》,戏院外头居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马上告诉他,这是你的梦,不是我的梦,因为我所造的梦里不会下雨,一向是阳光普照。而且我当场告诉他,等他坐上返家的火车,雨就会停了。果然我送他上了火车,一出火车站,刚才 的倾盆大雨居然就停了。这是第二次看《盗梦空间》的有趣奇遇事件。
第三次我带一位极度科学理性的好友S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出来,他突然主动跟我说起了心灵、潜意识、心电感应之类的话题,所以我确定这一次就是我自己的梦境版本。这三次经验让我学会了:辨认这是谁的梦境逻辑?是谁进了谁的梦境?这是谁的功课?谁被投射进了这梦境里一起陪修功课(就像电影中的妻子就是被投射一起陪演、一起修炼的角色)?如何确定自己在梦里甚至是在别人的梦里?《盗梦空间》是非常好的教材。
这个方法被我运用在上班的时候,工作间中有9个人,有一次特别吵,整个人心烦意乱的,然后我问自己,我是在谁的梦里,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同事,发现有一个同事站在电脑旁,左手一个对讲机,右手一个电话,整个工作室被他的声音充斥着。我当即决定不要在他的梦里了,于是静下心来,调整自己的心态、频率、节奏,后来就没有再被他影响到了。
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概念,进行“借梦造梦”术。当你在旅行的时候,把现在你认为很棒的梦,纳入自己的梦的场景中,把别人的梦变成自己的梦,然后就可以用这个模型创造出一连串的事情。首先,你要有细微的观察能力,将每一个细节、颜色、感觉都仔细地看到、记住,到什么程度?到你可以在脑袋中等比例还原所有东西的程度。就像《最强大脑》里,有一个人做飞机环绕维多利亚港一圈,就将所有的细节全部画了出来那样。你要在你的脑袋中复刻出眼前的场景,这种精细的观察能力就可以创造出精细的造梦能力,因为同样的频率会创造出同频的事件,一旦你掌握了这个能力,你就拥有非常强大的造梦能力。
欣频老师在《奢华圆梦之旅》中提到:因为演讲与讲课之故,我经常到上海与杭州。上次去富春山居已是三年前,那时与两个好姐妹去谈一个案子,顺便到杭州富春山居喝下午茶——那是我第一次去,坐在餐厅阳台看着眼前如画的山湖茶田大景,看着古渡舟往返,我整个人看傻了,因为搞不清楚自己身在哪一个朝代,当时就对着眼前的完美许愿,将来要带情人俩,就我们俩,待几天。山水有灵,不到一年就应验了。
其实当时老师用的就是“借梦造梦”之术。
概念四:梦中梦
电影中,他们在寻找一个强力的镇定剂,可以保持在深度的睡眠状态,让他们可以去完成一个三层的梦。这个里面提到的镇定剂的隐喻是:当你要创造这么多梦境,你的核心力量是宁静、镇定。
每个人都创造了两、三层以上的梦境,你自己的、家庭的、公司的、社会坏境的,什么情况下可以贯穿所有的梦,就是当你找到自己的核心,非常的大的宁静,如同台风的风眼那样的状态。
最好的状态就是头脑清楚、内心宁静,你就不会讲很多话。有很多人是为了讲话而讲话,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讲。特别是放你身边人很多的时候,人愈多就愈需要这种镇定的能力。
而三层的“梦中梦”的概念就类似于不同版本的平行世界。用于打开现状以外人生的其它版本,如果人生中另一种选择也是好的,那么就让那未被选择的版本,在想象中或是在实际生活里可以同步进行。举例来说,如果当时你因为考上商学系,所以放弃成为一个画家,如果不画画是你此生很大的遗憾,就让这身份的窗口(虫洞)打开,你可以用画家的灵感、直觉、敏锐度来处理财经问题;也同时以经济学家的偷脑,规划自己的创作行程、经营自己的画作画廊——画家与商人一点都不冲突,反而能集结出有趣、独特的生活形态。(引自《量子创意学》)
我们也可以问自己,从小到大,有哪些遗忘的梦想或者失去的梦想,如果当初那个自己没有放弃这个梦想,一直坚持到了现在,那么我现在是在做什么?未来又在做什么?在脑中想一遍以后,将你的版本纳入你的生活中,每天花5分钟去做你的梦想、你喜欢的事,通过这样一种平行式植入,将自己失去的梦想找回来。
欣频老师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小时候很喜欢天文,虽然长大后念了广告系,但热爱天文的她并没有放弃天文,而是又学了玛雅历法,然后将“玛雅历法”和“文案”做了串联,相继出了《马历连梦录》、《正能历》和《万有引历》。
概念五:发现重复
上图中的楼梯是《盗梦空间》中很有意思的概念。一路这样往上走,最后却是回到原点。我们人生有时就像这样,不停地回到原点。但是因为你每次处理的高度不同,最后你会发现,虽然站在原点,但是从侧面看发现已经不一样了。因为你的高度不同了,其实你已经走到了更高的层次。从时间轴里是可以看到你的成长和变化的。当我们遇到类似的剧本、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处理高度够高,就会让我们在不同的维度上面。
概念六:造梦师
电影中有一段是柯布让亚利雅德设计迷宫,她最开始设计了一个长方形的迷宫,结果被柯布用不到3秒的时间就破解了,于是她设计了一个圆形的,让柯布很满意。
这一段给我们的启示是,你就是你人生的造梦师、编剧,你是不是把自己的人生设计的太复杂了呢?
这一段可以延伸到一部非常火的韩剧《W两个世界》,在其中,男主角姜哲发现自己是漫画中的人物,然后开始尝试脱离漫画,上升到创造者的层次,主动创造自己的命运,而不再受人摆布。这个概念也和《奇幻人生》类似。当我们在看《奇幻人生》的时候,不光要把自己当成是男主角,也要把自己当成是那个剧作家。一旦我们上升到了创造者的层次,我们就可以拿回自己人生百分之百的负责权,这就是最大的意义。我们不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认为命运总是跟我们作对,而是自己主动去创造、改写命运。
这一部分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在霍金斯的情绪带中,只有能量在200以上才具有创造力。我们可以看到,当处于勇气、信任、乐观的时候,我们才会有创造力。这个概念也就是《超体》里讲到的,细胞有两种方式,要么繁殖、要么自保。当它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时,就马上自保,只有在安全、信任的环境下,细胞才会繁殖。这也是《信念的力量》(具体内容请移步这里)所讲到的:当身体认为自己处于危险、压力情况下,血液会流到四肢,而处理消化功能的内脏就会处于缺血的状态而不能完成消化。所以为什么,有些人将自己的人生座右铭设定成“成为更好的自己”,让他有了消化系统的问题。因为在设定“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句话时,是认为自己现在不够好,要努力往更好的方向前进,这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而这种状态会让器官处于备战状态,血液都流到四肢的肌肉上面,随时都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没有足够的能量完成消化功能,就会禅城消化系统的问题。
而当这个社会,整体的状态是处于防御时,人人都在防止盗版、山寨、抄袭时,我们还会有能量去创造吗?
概念七:整合
这一幕也是很多人看完电影以后,影响最深的一幕。李欣频老师把它解读为“两个世界的整合”。当我们去进行一场深度的旅行,去到一个与你现在生活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信念,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世界整合到一起,发展出自己的另一个维度、另一个面向。如果你去过日本,那么头顶上方的世界就是日本,如果你去了挪威,那么头顶上方就是挪威。随时随地,你都可以回到那个地方。
概念八:不同面向的自己
这个概念和上面那个概念一起看,镜子中的你,有日本的你、挪威的你、南极的你、北极的你,各个版本平行的自己,让我们看到同样的自己的不同方位、面向。当亚利雅德手指放在镜子上时,镜子碎掉了,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在旅行中看到不同的自己,但是最后的目的是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欣频老师常说,旅行就是把自己放到不同的容器里,看自己会变成什么。那么,什么东西是你所不变的?那个不变的,才是你真正的核心。
当我们每部好的电影都这样解读时,电影就变成了人生的教科书,以双重感官的方式,打开我们智慧人生的大门。希望大家可以在这篇解读中,发现人生的奥秘,也找到自己看电影的方式,将人生继续精彩地进行下去。
感谢李欣频老师在演讲、创意课堂和书中耐心、细腻的讲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