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
第六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性境现量通三性】前五识是通善、恶、无记三性,能缘的量,通有现量、比量、非量之三量,所缘境,通有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之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包括六道(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在内,轮,就是轮转,在佛学中就是轮回的意思,在“三界”轮转的时候,亦是容易可以知道的。
【相应心所五十一】第六意识与五十一种心理作用相感应(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十一善: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二十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四不定:悔、睡、眠、寻、伺。共有五十一个)。
【善恶临时别配之】所以随“信”等相应,即可作善,随“贪”等相应,即可作恶,是能够临时各别由其分配的(第六意识起念,是善、恶、无记)。
【性界受三恒转易】性指善、恶、无记三性,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受是乐、苦、忧、喜、舍五受。性、界、受三种不断转移、变换。
【根随信等总相连】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和恶见)、随烦恼(随心生起而恼乱有情之一切烦恼和依根本烦恼而起之其他烦恼)、信等十一种善法(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互相牵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身体的行动、说话,完全由意识作主宰,第六识的身业、口业,不如意业厉害。
【引满能招业力牵】引业的总报和满业的别报,能招“引业”牵去受“总报”的“阿赖耶识”,招“满业”,牵去受“别报”的“前五识”,“造业”“招果”彼此业用。
【发起初心欢喜地】在大乘来讲,菩萨修行的过程分为“十地”,初地称为欢喜地,第六识转识成智,要到最初发起“初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修行到了发起初心的菩萨地——初地欢喜地——的时候,意识观察到“我”“法”二空,是现行的“分别”我法二执已断;根本的“我执”与“法执”继续暴发,缠绕于现行的用事上,有“分别”与“俱生”之分。
【远行地后纯无漏】第七地是远行地,“远行地菩萨”的程度,俱生我执“现行”并“种子”都完全断了,这才纯是“无漏”。无漏,就是不被外境所渗漏,时时刻刻都在定慧之中。
【观察圆明照大千】意识在成佛(佛者,觉也,大彻大悟的人。)的一刹那,转为妙观察智,此智以能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摄观自心,引生无量功德,能圆满明净,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说一切法,断一切疑,度一切众生。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带质有覆通情本】“第七识”是意识的根又称染污识,在“三境”中是“真带质境”,在“三性”中是“无记性”,有四种烦恼相应——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叫做“有覆无记”,但有有四种“根本烦恼”盖覆住它,与阿赖耶识的根本相通,所以说它“通情本”。“情”是指第七识,“本”是指第八识,情是“有情”,本是“根本”,“通情本”——双通七、八两头,即是“中间相分两头生”。
【随缘执我量为非】随“三缘”种子缘、根本缘、作意缘,在执着第八识为的“真我”是能见的功能,这个能见的功能,原“非是我”,认“非我”为我。能缘之量是属于非量。
【八大遍行别境慧】大随烦恼八个(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昏沉、失念、散乱、不正知),遍行五个(作意、触、受、想、思),别境中一个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再加上贪、痴、见、慢四个“根本烦恼”紧紧相随着。
【恒审思量我相随】“第七识”是思量为“性”,又是以思量为“相”,但能恒常详审不断,时时刻刻“相随”着“第八识”。
【有情日夜镇昏迷】有情,就是有我,只要有我,就分别有人。有人有我,就有是非,有是非,就得不到清净。凡是有情的众生,始终都沉没在情欲的昏迷之中,而不得醒悟。纯情既堕。
【四惑八大相应起】四惑,贪、痴、我见、慢,四个根本烦恼,八大是八个大随烦恼,“相应”而生起“我相不停”。
【六转呼为染净依】“前六个转识”完全是依托“第七识”辗转而起,“转”谓转变和转易,第七识染污,前六识也染污,第七识清净,前六识也清净。所以“前六识”称呼“第七识”叫做“染净依”,从这里染的,这里令“六识”染;“六”虽行善,犹成“有漏”。要这里清净,前六识乃得成无漏。
【极喜初心平等性】初地菩萨见道的时候,称为欢喜地,入心——“初心”的时候,转成“平等性智”,观自他有情及一切诸法悉皆平等,是无“我执”之时。是诸法平等,无住涅槃的建立。
【无功用行我恒摧】进入无功用之用,自然的除去了我执,所执着的“我相”,摧破无遗了。
【如来现起他受用】进入菩萨修道位的如来地,起了“报身”,亦即“受用身”,分为二种自受用身(是诸佛自住法乐的境界)和他受用身(得到大乘法乐)。
【十地菩萨所被机】由神通妙用所变化而成的“我身”,要初地至十地诸圣位菩萨,才能了解得到,为所教化而得受用。
第七识境量界地等总表:
境-真带质境。
量-非量。
三性-有覆无记
界地-欲界、色界、无色界。
相应心所-遍行五、别境一(慧)、善十一、根本烦恼四(贪、痴、慢、我见)、大随烦恼八,共十八心所。
第七识 依缘-根(末那依阿赖耶为根据)、境(阿赖耶见分)、作意、根子依,共四缘。
体相-恒审思量,执著自我
业用-为前六转识染净之依。
断惑-极喜地初心,俱生我法二执初伏,初转下品平等性智。到第七远行地后(八九十地),俱生我执永断,转中品平等性智。金刚喻定现前,俱生法执永断,转为上品平等性智。
果用-现起他受用身,以十地菩萨为所被机而教化之。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性唯无覆五遍行】第八识在“三性”中不是善性,也不是恶性,是非善非恶的“无记性”,是“无覆无记性”,没有贪、痴、慢、见这四个烦恼所覆。心所只有五个,就是作意、触、受、想、思,名为“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欲界之五趣地,为一地,及色界与无色界之四禅、四定之八地。)由于前六识造业的力量,阿赖耶识就跟随着善恶的业力,引发本身的功能,轮转于三界九地。
【二乘不了因迷执】二乘的声闻乘、辟支迦罗乘的“我执”是已断,“法执”未破,“所知障还存在,“空”与“有”,都是第八阿赖耶识功能的作用。二乘人只观空,认为就是究竟。
【由此能兴论主诤】大乘唯识家论主他们主张是有“阿赖耶识”,小乘说无,大乘说有,这样,一个说有,一个说无,所以大小二乘就诤论起来了。
【浩浩三藏不可穷】 第八识的“境界”犹如大海,无边无涯,“三藏”即是能藏、所藏、执藏,“阿赖耶识”甚深义理不容易穷尽。
【渊深七浪境为风】“第八识”喻如“深渊”,“前七识”喻如“波浪”,“一切境界”喻如“大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 “第八识”受“前七识”染法所熏,“前七识”现行法熏到“第八识”中,变成了“种子”。“第八识”能执持“根身”、“器界”、“种子”
【去后来先作主公】众生在“临死”到“身冷尽”的时候,第八识是“最后去”的,若是在“受生”来“住母胎”的时候,它是“最先来”的,所以它是能作一切众生的去后来先“主人翁”了。
【不动地前才舍藏】第八地的“不动地”是第七地菩萨“远行地”的时候,能舍弃了“藏识”,即是“阿赖耶识”。
【金刚道后异熟空】金刚道后是等觉菩萨后心,是将要成佛的时候,要舍离“异熟识”(善恶业果位)才算完全“空”了。
【大圆无垢同时发】杂染的有漏识——“阿赖耶识”,就变成“无垢清净识”了,大圆镜智了。
【普照十方尘刹中】普照十方世界,在那微尘数的佛土中,而去度脱苦海中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
ps:全是找来的资料做的笔记,跟我创见没有任何关系。学佛学先修三十七道品,最重要的还要把:十二因缘、六妙门、十六特胜、八识规矩颂,搞明白,深刻通达的记住与理解。关于佛学的修法,释迦尊者传下来有俩种,一个是安般法和不净观。六妙门与十六特胜已经明白了,安般法就明白了,可以肤浅的称作呼吸法;另一个是观想法,也就是不净观,可以用白骨观。以后就讲白骨观的修持了,这些最基本的搞明白,就可以系统的去明白大乘经典。这是系统的学习佛学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果还有更有效的,我目前还没有找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