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今晚我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想要的答案,仅此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我这里所指的写作,相对广义宽泛,它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三个方面都涉及到的写作题材和体裁。
一是在我们的读书学习期间,人人都要经历的各种考试(作业)作文、毕业(实习)论文,单听起来那些最基本的字数要求就觉得让人头疼(动辄成千上万字),更不提它对于语言文字的精炼、优美,对于内容质量的真实、深刻等更高要求了。我想,学生时代除了少数热爱文学、擅于书面表达的同学之外,我们大多数的平庸之辈对写作都感到挺苦恼吧......
二是在我们毕业后工作期间,踏入职场初期,对于文科毕业生来说,大多数岗位都清清楚楚地写着“能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书写与表达,擅于公文写作和新媒体运营管理者优先......”之类的描述。此时的写作,对于职场人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益加快的工作分工节奏之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孰强孰弱,高下立判,显然是文笔更好、效率更高的同辈更能够受到赏识和提拔重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譬如说,今天我所处理的宣传系列事迹报道工作,既想把信息收集整理齐全、覆盖面广阔,又想在内容上做实做深,确实伤了我这笨脑筋呀,导致晚上陷入苦恼,到底该怎样提高效率呢?一时找不到答案。
三是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写作貌似与生活不沾边,实际上却如艺术一般,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例如:书评、影评、传记、散文、日记等等切身作品。或者更恰当的来说,写作是出自于生活中又要回到生活里去。古今中外无数名家作者,他们能够写出伟大经典的作品,没有一个不是发自于对生活的真实观察、思考和抽离。
贯穿于我们整个人生的三个写作阶段,相信你我都深有感触,但具体到每一项写作的话题语境下,究竟如何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写作效率,是一个值得我去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
或许,是我书读的太少而又想的太多罢了。
每日一“简书”,就是正确的开始?
我不确定,明日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