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比较特别,让我接触了互加计划,接触了“兴成长教育”,让我的暑假缤纷多彩,让我的暑假过得非常有意义。
现就听了邱华国校长的课程,吴虹老师的讲座,结合学习谈谈体会。 首先,两位专家让我对未来教育有了深刻认识和感知,知道怎样勇于创新,投身课改,创造属于自己学校,自己课堂的未来教育。正如吴虹老师所说:其实,未来学校就在我们身边,像从乡村中学走出来的未来学校"凉水井中学”给你“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悟!教育我们老师要走出教育的深井和怪圈放眼未来,这样才能有更高站位,有更长足发展,坚持课改,不忘初心,才能有所收获和成就。
其次, 关于我对“未来学习、未来教师、未来学校”的理解,通过网络学校,查阅资料,我是这样理解的:
目前,一些教育管理都“电子化”(“网络化”)了,好多事通过某些APP完成,微信群也成了老师布置作业、家校沟通的平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成了人与手机或电脑屏幕的交流。但这就意味着未来老师,未来学校可能要逐渐消亡吗?先看一下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是怎样谈未来教育的:他说,“信息时代,教育应该因科技而如虎添翼,而不是被科技吞噬”!
李镇西老师说,我从来不反对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科技将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如,对大班额学生的作业检查,有时候的用手指轻轻一按,便一目了然。这的确是进步。但我反对一切都“电子化”,因为面对面被“屏对屏”取代,教育所应有的人的气息、人的温度便没有了。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心灵;不只是看知识的正误,还要看精神的善恶。就算是知识传授,我们也不仅仅看结果,还要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度、求知欲、情绪状态思维方式等等因素,因为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而一旦没有了人的气息和温度,真正的教育便消失了。
如果把教育的功能理解为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那GrahamBrown-Martin所设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但教育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吗?
教育本身并不只是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知识和技能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人格的载体。那真正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引领、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一句话,教育是指向人的灵魂的。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人格形成的渠道之一——虽然是极其重要的渠道。天地人、德智体、真善美……构成了教育丰富多彩的内涵。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事关灵魂,岂能交给没有灵魂的网络与机器人?
尽管学科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但这无法抹煞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人格引领、心灵感染、智慧启迪等人文色彩。教育承载着“价值”,凝聚着“精神”,体现着“人性”……岂能只是冷冰冰的知识?李镇西强调,学科教学是为人格培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以教学代替了教育,正是现在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有人将其概括为“教育的教学化”。 再就师生双方的关系而言,教育也呈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教育者情感投入的“主观性”。一位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在态度上当然应该真诚热情,但对病情进入专业思考与判断时,特别需要冷静,需要客观,不然会妨碍他对病情的诊断;一位科学家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同样需要自己和实验对象保持距离,以严肃理性的态度对待实验对象,从事科学实验。但教育则不然,教育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必须带着思想也带着感情尽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换句话说,只有当师生彼此相融、彼此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能够感受对方的脉搏时,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教育,更多的关注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真正的教育过程,从来就不是师生之间单向的“我讲你听”“我说你练”的工程式的“机械操作”,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双方都不是冷冰冰的“程序载体”,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准确的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或者说已经融为一个整体。
所以,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中外这两位杰出的教育家,在谈论什么是“教育”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人”——人的情感,人的思想,人的心灵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兼首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在谈“未来学校和老师”阐述了这样观点:
互联网给未来教育带来的五大变化 第一是教育环境的变化。第二是培养目标的变化。第三是教育内容的变化。第四是教育模式的变化。第五是师生关系的变化。
此外,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有的学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处处可以学习,时时可以学习,是不是可以不要老师了,学校是不是可能消亡?虽然这种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顾明远教授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尽管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学校是不会消亡的。我们的教育有一个概念,所谓教育实际上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学校是学生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学生进入学校不仅要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因此,互联网时代学校的形式和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学校是不会消亡的。现在一些家长为了避免应试教育,用家庭教育替代学校教育,这也是不可取的,毕竟孩子要走向社会,所以学校教育不可或缺。
既然学校不会消失,那么教师也不会消亡。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才培养终究还需要人来培养。比如信息化里面最初级的课件容易束缚人的思维,你在课件里面画一个圆,学生看这个圆没有感觉,如果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学生就非常有感觉。因为教师的活动蕴涵着人的感情、人文精神,师生的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
个人观点,现在孩子对电子产品依赖逐渐增强,有很多学生用来玩游戏,看视频,用来学习的却很少,还有一些学生,不会的数学题一点儿不愿动脑思考,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法宝,拿手机一查“作业帮”就OK,至于解题过程,不求甚解,不明之处也不了了之,所以对手机产生极大依赖性,对学习产生极大惰性。因此,国家也明文规定,禁止电子产品进校园,让手机远离学生这也是在为教育下一代着想。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未来教育,发挥未来学习的科技实效,摒弃其产生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驾驭未来教育。
听了这几次讲座,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兴成长计划的传播者,通过“低成本,大规模,可持续,可复制”让兴成长计划星星之火,成燎原趋势,惠及更多人,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受到实实在在教育。为实现这个梦想,自己必须经历吴红老师所说的四个境界:“营火,水源,洞穴,山顶”特别是“洞穴”只有面壁思考,勤于思考,才能破壁而出,化茧成蝶,飞到峰顶,一览众山之小,欣赏美丽风光。广大同仁们,教师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永远是学生的榜样,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未来的学习,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教育,还有我们可爱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全部,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长白山215宿春杰
2019年7月31日星期三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