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两三年前的时候,中午我在食堂吃饭,经常碰到一个女子。三十来岁的年纪,话不多,算不上漂亮但也端庄淡雅,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经常坐在一起吃饭,时间久了,偶尔也就搭上了几句话。慢慢也就知道了她在哪个单位做财务,没有编制。
我明白,大多数正式单位里的工作人员没有编制那也就意味着永远没有办法真正融入这个圈子,属于圈子里的游兵散将,领一份不咸不淡的薪水,没有压力但也没有动力地存在着。但也有例外。
不过她显然不属于例外里的那一个,这跟性格有关。
有一回,我端着饭盆打完饭找座位,她朝我招招手,示意我坐到她身边去。
“我最近在考虑离婚的事情。”坐下来没多久,她突然说了这话。
“啊,为什么?”平时聊天几乎不涉及家庭,我很吃惊。
“没有为什么,在一起久了,发现我们两个并不合适。”不用再打听,她开始滔滔不绝,“我们两是相亲认识的。刚见面那会,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感觉,但是父母觉得合适,于是就结婚了。婚后开始了平静的生活,有时夫妻两人相隔两地,有时在同一个地方朝九晚五,感情并没有因此得到进展,现在我们双方都厌倦了,都在考虑离婚。”
“那,你们有孩子吗?”
“有一个儿子,在泉州老家。平时都是父母帮忙照看,已经三岁多了。”
“如果离婚,孩子将属于谁?”我问。感情的事覆水难收,既然双方都在考虑离婚,当中的纠结委屈我便不再细问,于是直奔主题,切中要害。
“现在还不知道,但我会努力争取。”
“孩子既然从小便由外公外婆照看,那你就有了争夺抚养权的优势,如果婚姻无可挽回,那想想孩子,虽然单身妈妈带孩子非常辛苦,但我劝你还是不要轻易不要孩子。”同样作为妈妈,我知道孩子是母亲的命门,也只能这样安慰。
再过几日,在食堂再次碰见她,她淡淡地告诉我接下来的打算,她打算辞职。
辞掉一份安稳的工作我并不感到惊讶,相反,我倒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决定。
“你大学时读的是什么专业呀?”
“我是学计算机的,准备重新捡起这个老本行。大学之后,什么都听从父母安排,父母觉得机关单位的工作好,我便听从安排来到这里上班;父母觉得他们挑选的女婿好,我便听从安排结了婚。接下来的路,我打算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走了。”
哦,计算机专业,这个好。只要她足够努力,这个专业至少可保她和她的孩子衣食无忧。
从此之后,我就没有在食堂碰见过她。
有时候也会想起,想问问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好不好?
但有些事情不做比做好,有些答案不知道比知道好。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并对自己负责,最好。
我在心底默默祝福她。
网友评论